请选择您的用户帐号类型登录发私信:收件箱:小小草内容:验证码: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日志返回日志列表>>高句丽的兴起与衰落——以其与中原王朝的交往为中心苏栋2015-03-02分类:教学反思分享到:摘要:高句丽,最早是西汉郡县制中诞生的少数民族,隶属于玄菟郡,其分布地区约当今富尔江流域。高句丽的始祖王朱蒙系夫余王室庶出的王子,因王室内部矛盾,朱蒙率部族南下,至今辽宁桓仁县境内建立政权,公元前37年立国称王。历经十余世高句丽王的苦心经营,伐百济、击契丹、攻后燕、占辽东、讨夫余、驱倭寇,至十九世好太王时,实力达于全盛。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区域性大国。在经历过隋朝三征之后,高句丽元气大伤。后来加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加深,公元668年,高句丽终为唐朝所灭,唐王朝设置安东都护府对其故地实施管理。至此,这个在历史上存在时间长达七百余年的地方民族政权最终推出历史舞台。高句丽的盛衰成败对这一时期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命运无疑与古代中原王朝的相互政策和兴衰息息相关。关键词:高句丽辽东朝鲜半岛唐朝一、引言由于古代高句丽历史本身直接涉及中国及周边各国历史的复杂性,在古代高句丽历史研究中时常出现各种非学术性的不和谐音及其倾向。朝鲜学界认为,朝鲜半岛的古代史主流应该是“古朝鲜——高句丽——渤海——高丽”,而其中高句丽是古代历史上最强大最自主的国家。韩国学界对于高句丽研究已超过朝鲜学界,但韩国国粹主义史学势力掀起的大范围的“高句丽热”却强调高句丽历史的朝鲜半岛历史性,而否定其中国历史性。朝鲜与韩国在不断提高对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古代历史中的地位与评价,并且在高句丽历史的归属问题上与中国学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们反对在高句丽历史研究中将历史问题现实化、学术问题政治化的倾向和做法,而应该努力使高句丽历史研究回归学术化。高句丽故地地跨今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的一部分,纯粹性的说属于哪一国的历史,我觉得都有失偏颇。高句丽归属问题的争端不应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绊脚石,我国学界同朝鲜半岛南北学界的分歧和争论应该主要是学术和历史问题,将科学的研究提供给国际学术界,推动高句丽的历史研究。高句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箕氏朝鲜的历史,目前学术界对于箕子朝鲜还有着不少争论,但对于箕子东渡朝鲜的真实性还是大致认同的。武帝元封年间汉朝在朝鲜故地设置汉四郡,而高句丽县则是玄菟郡设立后建立的县。高句丽建国后,很长时间内是作为汉王朝县域内的一个小民族政权而存在,因为地域狭小,国势微弱,此时的高句丽并未引起汉王朝足够的重视。西汉末年,中原王朝力量的相对衰落给了高句丽以发展空间,到新莽王朝时高句丽开始作为地方政权出现在中原王朝的政治视野中。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寡民之国日后在辽东地区和中原王朝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当初朱蒙王宣布建国后开始统一高句丽诸部。但在后来的迅速扩张中,与夫余的战争尤其重要。夫余是西汉时位于今吉林省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与夫余都是秽貊族的分支,高句丽开国君朱蒙王便出自于夫余王室。公元前6年,夫余王带素以高句丽不肯送交质子为由发兵攻打高句丽,因为天寒大雪,高句丽躲过一劫。公元21年,高句丽已初具兵强马壮之势,开始攻打夫余,夫余王带素被斩杀。夫余渐渐衰落,但依靠中原王朝的扶持,尚能幸存。公元494年,彻底被高句丽吞并。公元22年,在消除了北方夫余的威胁之后,兵锋调转朝鲜半岛,甚至一度袭击东汉乐浪郡,遭到东汉王朝的武力反击。在东汉政权的威慑和打击下,高句丽未能再向朝鲜半岛跨进一步。一直到了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王朝无力控制边郡,高句丽侵占乐浪郡、带方郡,从此中断了中原王朝对朝鲜半岛的管辖。半岛进入了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者争霸的时代。公元427年,高句丽迁都平壤,随后,半岛陷入了三者互相对峙的局面。在北进的战略上,高句丽利用中原内战,南北朝割据,占领了辽东之地。此时的高句丽已是一个军事强国,东亚格局中举足轻重的一极,成为中原王朝统一的一大障碍。二、古代中原王朝与高句丽的相互政策高句丽能够在现今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立国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