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年度工作要点****年,全市粮食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上级工作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围绕一个中心(粮食安全),突出三项重点(民生服务、产业发展、依法管粮),优化行业环境”的总体思路,鼓劲加压,奋勇争先,不断把粮食事业推向前进,为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贡献力量。一、全力确保粮食安全,保持市场平稳有序1.实施粮安工程建设规划。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修订完善《**市“粮安工程”建设规划(****-****年)》。搞好与国家和省规划衔接,争取将更多项目挤进上级盘子。抓好政策、资金争取,加快数字化粮库、粮油检测、应急供应网络建设。2.拓宽粮源采购供给渠道。搞好与粮食主产区对接,加大粮食购销合作力度,进一步扩大优质大米、杂粮基地建设。采取订单收购、网上竞购、委托代购、联合收购等形式,多渠道扩大粮源补给,为市场调控奠定基础。年内再建优质大米、杂粮基地各1处。3.搞好储备粮管理与轮换。积极争取基层粮库新建、“危仓老库”修复资金支持,不断改善仓储设施条件。继续开展争创省级仓储“示范库”、“十佳库”活动,提高科学化、生态化保粮水平,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储备粮轮换任务。争取政策支持,适时适度扩充地方粮油储备规模。4.加强应急保供能力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粮食应急管理制度,逐步把“放心粮油”服务网点纳入应急保供体系,不断充实完善粮食应急加工、供应和储运网络。开展好应急演练,确保应急各环节运转顺畅,紧急情况下启动迅速、应对有力。5.提高粮情监测预警水平。加强国内外、域内外市场行情的跟踪比对,经常性开展粮情调查分析与预警,及时汇编《粮食信息》、市场动态,把握粮食流通趋势和规律,为粮油市场保供稳价提供技术支撑。6.强化粮食流通统计工作。认真落实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制第1页共5页度,强化人员配备、培训,开展粮食收储、库存、加工等各环节的流通统计,掌握粮食流通基础数据,为粮食市场调控发挥作用。年内组织好粮食供需平衡专项调查工作。7.增强粮食物流集散能力。以对接北粮南运、莱州湾散粮航运和港口粮油进口“三大通道”建设为着力点,打造水铁联运散粮集散枢纽,提升承接东北产粮区海上运输、进口粮油、中储粮中转移库的粮食物流集散功能。环渤海粮食物流项目年内竣工运营。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改善民生造福社会8.抓好“放心粮油”工程。加强对外合作,深入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实施基地、采购、加工、配送、门店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加快“放心粮油”电子商务建设步伐,全面开通“放心粮油”工程便民服务系统。年内,“放心粮油”服务覆盖面XX县区达到70%、农村达到40%。9.推进“主食厨房”工程。以冷链加工、即时配送、优质服务为重点,更加注重在“安”上做文章,大力开发安全、营养、健康、便捷的主食供应新品种,进一步优化居民主食消费环境。重点抓好“蓝白”冷链物流配送、“菜根香”主食加工中心扩建、“老岚”主食加工配送等项目建设,不断拓展服务功能。10.开展“农户储粮”工程。争取配套资金支持,落实市内计划,组织招标采购,签订相关协议,强化技术服务,进一步扩大“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受益面。年内再完成9000个农户小粮仓的发放任务。11.提高军粮保障服务水平。三、加快产业转调步伐,增强行业综合实力12.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大力激活科技第一生产力要素,引导、支持粮办企业联姻科研院所,参与科技攻关,搞好研发创新,努力在新产品、新技术、新领域取得突破,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粮食行业研发机构达到10个以上。13.坚持骨干发展带动。重点扶持国家和省、市级粮油产业化龙头等骨干企业的发展,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等支持,第2页共5页年内利用政策性资金6亿元以上。完成粮油食品加工业销售收入330亿元,利税18亿元,增长10%以上。14.坚持重点项目拉动。发挥重点项目的引擎作用,着力推进**新烟、**春雪、**龙丰、**龙源油、**枫林、**以及**时代广场、**德华物流仓储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年内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15.坚持县域竞相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