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五月二日上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军在巴基斯坦击毙基地组织头号人物本拉登。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正式实施,醉酒驾驶将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魏青刚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的动作,源于内心的品质,他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培养正义感第二站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培养正义感,懂得伸张正义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能力目标:学会分辨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提高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义感,自觉抵制非正义行为,做有正义感的人。1、第88—89页图片中哪种行为是正义的?为什么?2、正义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3、阅读第91页知识链接,我国的司法回避制度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4、如何培养正义感?5、维护正义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古希腊“正义”一词,来源于象征正义的女神狄凯(DIKE〕。在希腊神话中,狄凯被塑造为手持标尺的形象,而手中的标尺则是用来衡量事物和事件是否合适、适当和公平,或用以确定土地的分界。正义,就象狄凯手中的标尺,预示着公正和公平。正义便具有二元性,一方面,它代表了世间的公正,另一方面,它又是判断世间事物善恶的公平准则。解读正义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公平的社会需要正义的支持。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材料分析:孙葆洁在2010年11月的中超联赛颁奖典礼上第九次获得联赛“金哨”的称号,为此中国足协特意为他颁发了“终身优秀裁判员奖”。当选“正义人物”的孙葆洁表示,他心中的正义是“遵守社会法制和道德的要求,勇于承担,完成给予的人物和责任。”请分析正义与法律的关系正义与法律的关系:(1)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现着社会正义,是正义的化身。(2)法律是维护正义的有力武器。某中学“身边有正义”的校园论坛上,一位同学发了这样一个帖子:在公交车上,面对行凶作恶的歹徒或者小偷,很多人选择袖手旁观;面对大街上不慎摔倒的老人,很多人选择袖手旁观······这些场景,近年来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也许当下人性的冷漠暴露无遗。互帮互助、见义勇为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在被一些人遗忘。帖子一经发布,立刻引来网友们的互动:网友正义之剑:人们的冷漠,必然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网友山中隐士:我认为这些人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事不关己,找麻烦干嘛?如何培养正义感:一、分辨是非,惩恶扬善。宋鱼水,女,现年38岁,中共党员,法律专业硕士,1989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济庭工作,先后任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现任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让百姓相信法律,让社会拥有公平。这就是公正的力量。1993年8月17日,济南军区某部通讯连班长徐洪刚,回云南省彝良县探亲归队途经四川省筠连县时,车上4名歹徒抢掠,徐洪刚挺身而出与之搏斗,身中刀伤14处,小肠流出体外50多厘米仍顽强追逐歹徒。丛飞原名张崇,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的农村,自小努力向上。收入并不丰厚,但进行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二、奉献爱心,同情弱者三、维护正义,也必须遵守法律(根本原则)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维护正义。借维护正义之名,违犯法律,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同样是对正义的践踏。怎样维护社会正义1)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2)对正义行为表示赞赏,追求正义,用实际行动维护正义。3)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能采取正当方式,奋起抗争。4)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见义勇为、见义智为,救助受害者。5)明辨正义和非正义行为,感悟正义,践行、伸张正义。畅谈收获培养正义感正义与法律的关系正义感的具体体现正义的重要性:法律是正义的化身法律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有力武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