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胡燕洪金坪镇中心小学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苍茫、浴血搏杀”等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尚且有如此情怀,我们人类从中感悟到什么,学到了什么?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的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大象——战象(什么叫战象)——最后一头战象(为什么是最后一头战象)二、检查预习效果1、生字检查,特别强调“日寇”“排山倒海”“浴血搏杀”等词语2、快速阅读课文,填好《最后一头战象基本信息表》《最后一头战象》基本信息表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最难忘的地方可贵的品质是什么(用词语概括)临终前做了哪些事3、作者简介:沈石溪,中国动物小说大王。他说:“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三、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边思考,嘎羧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英雄垂暮),主要做了哪些事?2、讨论: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3、引导“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嘎羧的故事说清楚。4、小结:对于叙事性的长篇文章,我们采用“抓事件”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一)品读“重披战甲”1、画出描写嘎羧见到象鞍前后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用“——”),体会嘎羧心情的变化。2、相关语句:“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3、词语:呼呼吹去、久久的、摩挲、泪光闪闪等体会到嘎羧内心的情感。(前)焦躁不安——(后)平静、激动4、那件象鞍上到底有什么,能让嘎羧如此激动,他又会想起什么?“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5、指导朗读。6、小结:我们如果能圈出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思考,就能读懂嘎羧的心。这就是品细节悟情感的读书方法。(二)小组合作,品读“凭吊战场”自学提示: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情感的句子,用“”划下来。2、圈出描写嘎羧动作或神态的词语,体会它内心的想法,批注在旁,再与小组内交流。相关语段:“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三)迁移“庄严归去”1、“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2、“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五.给嘎羧写碑文。嘎羧,你是我们的英雄、、、、、、六推荐阅读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斑羚飞渡》《狼王梦》《一只聂雕的遭遇》等。七、板书设计23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忠诚善良英勇怀旧感恩)沈石溪英雄垂暮圈出重点词句(动作神态等)重披战甲联系上下文凭吊战场抓事件品细节悟情感展开想象庄严归去走进文本八、教学反思:今天上完《最后一头战象》后,我感到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不到位:第一,学情了解不够,对于学生的基本,没有清楚的了解。第二,教学过程中,部分环节有“自问自答”方式,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第三,对于新教的读书方法,没有让全部学生学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自己语文素养的提高,做到学从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