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斤澜作者简介1923年6月1日出生。浙江温州人。发表的作品大多为短篇小说,一般取材于农民或知识分子的现实生活,讲究构思立意,风格清新隽永,独树一帜。短篇小说《台湾姑娘》因在题材和写法上新颖独到,曾引起读者注意。1962年春,由老舍主持,北京市文联举行了三次“林斤澜创作座谈会”,专题讨论他作品的风格特色。近年写了一系列以浙江农村为背景的短篇小说,1987年结集为《矮凳桥风情》出版,一时为人传诵。这些作品语言凝练、含蓄,兼溶温州方言于其中。作者以浓缩的结构、突兀跌宕的情节,白描出一系列人物形象。林斤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作品有《春雷》(小说集,1958)、《飞筐》(小说散文合集,1959)、《山里红》(小说集,1962)、《林斤澜小说选》(小说集、1980)、《石火》(小说集,1982)、《小说说小)(理论集,1985)、《满城飞花》(小说集,1987)以及一些报告文学等。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文章主要写了北国的哪些景物?2、北国的春天有什么特点?3、作者是怎样描绘北国春天的特点的?4、作者对北国的春天有什么样的感情?5、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记取信息,完成下列问题:提示:关键词:江南北国春风本文不写的春天,而是写的春天;不写的春景,只写的春风。作者从与春风的对比性议论入手,对,春风欲扬先抑;然后酣畅淋漓地描绘。之美。最后呼应全文,在中强化对的赞美。江南北国北国北国北国江南北国北国春风阳刚北国春风对比整体感知春风北国春天的特点(北国春天短、风沙大)北国春风的“别样”怀念北国春风对比呼应整体感知第一段:南北方人对“春脖子”的感觉第二段:对春脖子的看法第三段:人们的褒贬着重于春风第四段:江南春风的特点:第五段:提出一个问题(过渡)第六段:北方春风的特点:第七段:北方春风带来的变化第八段:北方春风带来的变化第九段:北方的春风带有北方人的性格第十段:对江南春天的感觉冰河树枝石屋麦苗山桃人们第十一段:怀念北国的春风课文的结构:第一部分(1-3):写北京“春脖子短”的景况第二部分(4):写江南之春的景色第三部分(5--9):正面写北方春风的景色第四部分(10—11)再写江南春天的景色忽然从塞外的苍苍的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的脸上,如无数的针扎。本段中有三个“扑”字:第一个:用得很形象,把风的气势、阵势写活了,春风势不可当。后两个字,一个扑在窗户上,一个扑在人的脸上。同样写出春风的威力;前一个具有视觉效果,后两个具有视觉、听觉、触觉效果。“漫”非常形象地写出春风刮过山梁的情景,犹如潮水一般。“插”风进入山谷,呈现长长的阵势,同时还表现出风力大,异常迅猛。“灌”动作感很强,也与“山口”搭配。“吹号”用吹号写春风,着眼于听觉,非常有气势。“呼啸”也是着眼于听觉,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北国的春天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怎样描绘北国春天的?特点:时间短、风沙大写法:北国春风带给人们的恶感——起风、刮土、让人睁不开眼睛(令人厌恶、令人生畏,令人可恨)“我”相对怀念江南的春风,引用诗句“暮春三月,江南……(怀念)抑扬重点突破重点突破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北国的春风的特点的?勾画出直接描写春风的句子,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一夜之间,春风……如无数针扎”用响亮有力的短句,琅琅上口的对偶、排比句式,用一系列准确的词语,展现了北国春风雄健、宏大、粗犷、苍劲的、难以遏制的气势重点突破重点突破北国的春风美吗?为什么?美!她降伏冰冻,开裂冰河,让麦苗返青,帮人施肥,她雄健、宏大、粗犷、苍劲的、难以遏制重点突破重点突破作者为什么能把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的春风写得如此之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认为,北方的春天,尤其是北方的春风虽然“粗暴”却别有一番诗意的美,有毫不逊色于江南春景的另一种美好。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无比的深情,歌颂了北国之春的别具一格的“好不痛快人也”,宛如北方的汉子粗犷、豪放、雄健、粗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