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年级的拼音课汉语拼音是抽象的表音符号,初入学的儿童学习时会感到有些困难,为此教师必须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以往教师挥鞭领读、学生机械跟读的现象,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上好拼音课的几种一、充分利用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教学。一年级小学生年纪小,模仿性强,而且第一印象深刻难忘。如在教学单韵母“a”时,我出示教学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a”与小姑娘的什么地方最像?通过比较,学生很快知道小姑娘的圆脸加上一条翘辫子就是“a”,从而对“a”的读音和写法印象深刻。录音机的作用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跟着标准发音来读,效果良好。每节课保证一定时间听录音范读,效果比教师执教鞭教读好得多。用多媒体演示音节的拼读过程效果也很好。如:拼读“b—a--ba”时,用多媒体演示一个小朋友推着卡片“b”,另一个小朋友推着单韵母卡片“a”,碰在一起就发出“ba”了。二、讲故事,激发兴趣。小朋友都是喜欢听故事的。抽象的拼音通过出示挂图形象化了,音读准了,总不能机械重复地读。为了加深理解,可以把汉语拼音编成一个个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愉快地接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如:在教学音节“yu”时,我编了一个短小的故事:有一天,大“y”出去玩,遇到了小“ü”,小“ü”赶紧脱下帽子,向大“y”行了一个礼。在讲故事中让学生知道了拼音的拼读法则,又进行了思想教育。三、编儿歌,掌握拼音的读法和写法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根据他们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教师编出一首首生动形象的儿歌,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学于欢快的儿歌中,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很受学生欢迎。如“ü碰j、q、x,两点坐飞机”、“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大y就脱帽”、“i、u两个好朋友,一顶帽子戴在后”。又如,为了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利用《十四和四十》的儿歌,学生边读边表演,单调乏味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四、做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容易分散精神。要集中精神,最佳的办法是做游戏,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拼读训练。如:请几个学生当声母,老师发给他们相应的声母卡片,再请几个学生当韵母,也发给他们相应的韵母卡片,让其他学生读音节,持有这个音节声母和韵母的学生就站在一起,这个游戏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音节,分清音节的组成。又如在教学j、q、x与ü相拼时,可以让学生玩“变脸”的游戏:用一张卡片,正面写上“u”,反面写上“ü”,j、q、x与ü相碰时,ü变u,j、q、x与ü分开时,“u”变“ü”。这个游戏,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音节的拼写法则。上述几种方法,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生学习拼音知识使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能有效地提高汉语拼音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