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思考和策略摘要:在现在社会中,我国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学前教育这一模块是特别突出明显的。例如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小学化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是处于启蒙阶段,是幼儿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所以幼儿园教育是很重要的。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本文从幼儿家长、幼儿园、社会等角度进行思考,提出相应策略转变教育观念,一切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对幼儿进行教育。从而减少幼儿园小学化的加深,让幼儿过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原因危害防止引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这要求成人应该重视幼儿个性的发展,一切以幼儿健康发展为中心。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然而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公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三分之一还不到,民办幼儿园占主导地位。而民办幼儿园为了幼儿家长把幼儿送到该幼儿园就同意幼儿家长的意见,对幼儿进行教育知识的训练。从而强迫幼儿学习,学习幼儿不喜欢的公式化的数学,乏味的a、o、e这样的字母。这种要求不符合幼儿园教育的法律法规,没有使幼儿得到健康的发展。不利于幼儿在想象的发展,也阻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过早小学化还会使幼儿容易讨厌读书,这样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国家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不足,使民办幼儿有有机会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还有就是在进入重点小学幼儿园要进行考试考核,这样幼升小的应试教育,使幼儿园小学化的加深越野越烈。使幼儿的家长有强迫感,怕自己的孩子不能上重点小学,比不上其他的孩子。为了防止幼儿小学化的加深,应该抓住关键,做到治标治本。幼儿园、幼儿家长和社会都应该端正育儿态度,正确的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对幼儿进行教育。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使幼儿真正得到健康发展。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概述幼儿园小学化是指在幼儿园中教育者像小学的上课方式一样对幼儿进行教学。它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如让幼儿学习拼音,20以内的加减乘除,甚至是基本的英语等等。要求幼儿把重点放在学习上,而不能以玩游戏为主。还要求幼儿遵守班级的纪律。如: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顶嘴,不能在上课的时候开小差等等。二是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小学化。如:要求幼儿要像小学生一样坐姿端正,集中注意力的听讲。老师在讲述时只是一味的给幼儿灌输知识内容而很少的运用教具进行演练。二、幼儿园小学化的形成原因1.幼儿园幼儿园小学化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一,在我国的教育投入方面,国家投入不足,据统计国家投入的公立幼儿园还不到总的幼儿园的三分之一。这种差距导致民办幼儿园有机可乘。国家管住了公立幼儿园,却让民办幼儿园有机会对幼儿施加教育。第二方面民办幼儿园明显占主导地位。然而一些民办幼儿园办园不端正的理念,为了经济利益去迎合家长的需要,以幼儿兴趣班、特长班、强化班的名义强迫幼儿学习小学课程。用这样的教育思想来办园是不规范的,没有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幼儿进行课程教育。2家庭当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家长对幼儿也越来越重视。家庭环境和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方式都是影响幼儿小学化的因素。都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所以说家长的教育方式是直接影响幼儿受教育的水平。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家长对幼儿的期望是只增不减的。许多家长都有了紧迫感,都会认为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会减轻幼儿上小学的学习负担。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学,害怕自己的孩子会落后于其他孩子。因此让幼儿提前接受小学知识。就是因为家长这样的错误思想促使幼儿园小学化。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个小朋友今年读一年级了,现在她的成绩在班上成绩排名中下等,她读幼儿园是在公立幼儿园,她妈妈看她成绩不好,就说特别后悔当初没有把她转到私立幼儿园里去,私立幼儿园他们都在教拼音了,如果我把她早点转到幼儿园她的成绩肯定要好的很多。隔壁东东就是在私立幼儿园上的幼儿园,现在成绩在班上排名前十名。这样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