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粮食生产消费调研报告VIP免费

2024年粮食生产消费调研报告_第1页
1/3
2024年粮食生产消费调研报告_第2页
2/3
粮食生产消费调研报告我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粮食安全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但目前,我国粮食安全仍面临许多难题,需不断采取措施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据介绍,1*9-20*年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曾连续下降,国家在严峻形势下采取紧急措施,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和政策扶持。自20*年开始全国粮食生产形势好转,粮食总产量达到4.69亿吨,20*年达到4.84亿吨,20*年达到4.90亿吨,基本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尽管如此,我国粮食的供需缺口仍呈逐步扩大趋势,20*年起我国已经成为净进口国,当年全国粮食消费总量为4.9亿吨,产需缺口达2000万吨,20*年产需缺口上升到2500万吨以上。据《中国粮食问题白皮书》预计,到2010年全国粮食需求量将达到5.5亿吨,按国内粮食自给量要达到5.4亿吨计,与20*年相比需要新增粮食近5000万吨,平均每年增长1000万吨,年均增长率要达到2%,粮食生产任务十分艰巨。从长远来看,粮食生产还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隐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在近年来的粮食增产因素中,除了国家惠农政策的激励作用以外,国家及省实施的重大项目的带动起了很大作用,而保障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并没有真正形成。一旦有关项目实施结束,很难保证粮食生产能够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二是由于经济建设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推进必然会继续占用一部分耕地,耕地总面积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会对粮食生产构成强大竞争;三是粮食生产资料价格一直高位运行,而今年以来粮食价格提高的收益主要在中间流通环节,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提高有限。相对于棉花生产,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四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不够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中乡及乡以下的环节十分薄弱。现有的县级农技推广队伍中的老技术人员相继离开农技推广岗位,而有的县(市)年轻技术人员又后继乏人,有的县(市)农技推广部门第1页共3页多年未新聘用农业院校毕业生。为巩固近三年中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的成果,应继续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为此,XX省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雁鸣等人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巩固粮食生产:一、采取多种有力措施,保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切实保护耕地。各级政府应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坚持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不予上报或审批。基本建设要尽量减少占用耕地。重点解决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建房中对耕地的占用,下大力量解决“空心村”问题。采取切实措施,消除土地撂荒现象。加强宣传,采取更为优惠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二、加大粮食增产技术的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近年来,农业科技人员已经研究成功了一批促进粮食作物增产的技术成果。要组织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部门,继续加强粮食生产关键使用技术的集成创新,形成具有不同地区区域特色的技术体系,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要加大对粮食增产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使粮食增产技术成果发挥重要作用,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通过提高单产来保证总产量不断增长。三、稳定和壮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现有农技推广人员,应根据其学历、工龄和工作实绩,保证其相应的待遇。要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掌握粮食作物增产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使之成为粮食主产区长期留得住的推广专家。要注意录用农业院校毕业生充实农技推广队伍,保证各级农业推广部门的在职技术人员数量。不同地区还应该根据本地区特点,探索健全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新渠道。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粮食增产技术的推广效果。要在粮食主产区加强对农民进行粮食生产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意识和技术水平,使他们逐渐从粮食增产技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粮食增产技术和其它科技成果的主动采纳者、应用者和传播第2页共3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粮食生产消费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