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兰州西北中学石占琳[内容提要]校园文化建设,是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触及到素质教育目标的各个方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就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学校的示范效应,有效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加强内涵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体现文化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必须坚持几个原则,确立切合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明确的思想体系。在具体措施上,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实行具有现代普通教育意识的学校管理,注重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组织和推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兰州西北中学是一所具有80年悠久历史的陇上名校。其前身是北平“清真学校”,成立于1928年,是北伐军抵达北平之后应新文化运动的潮流,由白崇禧、马福祥、孙绳武王月波等一些热心国民教育的进步人士创办,校址在北平牛街,孙绳武为第一任校长。1931年改名为“西北公学”,不久即改为“西北中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沦陷,学校迁至兰州,后改名“兰州二十八中”,1990年恢复原名。学校素以治学勤谨、教育有方闻名遐迩。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恪守“勤俭敬信”的校训,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著名冰川学家秦大河,著名医学家秦大山、杜修海、王恒大,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诗人汪玉良、作家张锐以及原甘肃省副省长陈琦玲、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杜颖等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基于西北中学厚重的文化积淀,结合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实际,我校积极探索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发挥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领导作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效果。一、对校园文化积极作用的深刻认识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校园文化建设,是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中学生向往向上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有理想追求也有时代气息的高尚的文化生活,寻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形成高雅的文化生活氛围。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把娱乐其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作为目标,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孕育一种勤俭节约、勤奋苦读、集体利益至上的氛围使校园内充溢高尚的文化气氛。把学生的学业与校园文化活动妥善地结合起来,便会有力地推动校园内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学生尽管智力爱好性格情趣有异,但共同的文化活动,往往能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与荣誉感,使校园内的生活更为和谐轻松,更为活跃高雅,青春的活力便得以高度发挥,个性爱好也得到发展。使学生在深层心理结构中,把校风传统转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从而完成世界观的确立和人格的初步成熟。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触及到素质教育目标的各个方面,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转化。为此,我校确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先进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优良的环境文化为载体,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遵循“勤俭敬信”的校训,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创新学校文化内涵,创建校园文化精品,强化道德养成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充分吸收现代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丰富学校精神内涵,1增强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