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准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知道与了解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即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时间2.主要发明创造、核心环节、时代特征、结果、影响(从生产力水平、生产组织形式、城市化进程、社会关系、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国际地位等角度了解)理解与运用理解“工业革命后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侵略、掠夺的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面貌”。重点分析1.蒸汽机的使用【解析】蒸汽机的改良和普遍使用是工业革命的一项标志性的成就,人类生产活动所依赖的能源和动力由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一位经济史专家论述说:“蒸汽机的发明有其技术上的必然性。纺织部门的机器发明之后,人力不能推动巨大、笨重的机器转动。最初,机器借助风力和水力推动,但是,自然力受地理和季节变化的影响,遇到枯水季节和无风天气,机器不能运转。因此,急需发明一种超越人力、畜力或自然力的动力机,于是诱发了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是整个技术革命的关键点。它从动力着手,是取代人力、自然力、畜力的机器。”“在瓦特之前,蒸汽机已使用多年,不过仅仅是用来抽水。瓦特在两位企业家罗金斯和波尔顿的支持下,对蒸汽机进行了再发明,于1782年试制成功复动式蒸汽机,并于1785年运用于纺织业作为动力使用。这是一场动力革命,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进一步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因为蒸汽机消耗煤和水而自行产生动力,它的能力完全受人控制,可以移动,在厂址选择上不受地点条件的制约。其次,蒸汽机的使用使机器体系日臻完善。机器体系包括三部分:一是工具机,二是传动机,三是动力机。工业革命从工具机的革命开始,在水力用作纺织动力的同时,传动装置也发展起来。但水力不能随机器其他部分移动,因而难以真正成为机器的组成部分。蒸汽机的发明,使机器的三个部分结成不可分的整体。蒸汽机的使用,还加速了机器的运转,要求工人密切协作,使工厂管理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高德步《世界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用心爱心专心2.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解析】工业革命的另一项标志性成就和在生产组织形式上造成的实质性的变化是工厂的普遍建立。某经济史专家论述说:“生产方式的转变始于分散的工场手工业向集中的工场手工业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市场规模的扩大,分料到户制依靠分工来提高效率,由于直接管理和监督生产过程的需要,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对个人贡献进行较好考核,降低了设计机器代替人工的费用,它管理、组织生产的方式是工厂制的雏形。随着机器的增加,从使用单一机器到整个机器系统,使最重要的生产过程机械化,更增加了专业化,从而导致组织创新──工厂制度的全面建立。工厂制度在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了手工工场监督管理生产过程的组织模式。”“工厂内部劳动的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生产、设计和管理等部门各司其职,改变了以往凭经验的工作和思维方式,向科学化过渡。技术设计部门由工程师组成,负责设计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以达到更有效地考核个人绩效和更快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销售部门在产量扩大的情形下,越来越重要。19世纪60年代销售部门的主要工作是推销部分库存产品和代表厂方签订承办合同。各个部门分工的明确使工厂主不再需要直接管理生产过程、进行产品开发或推销产品,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平衡各个部门的发展、做出重大决策和监督各部门的工作绩效上来了。”──高德步《世界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难点突破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突破】(1)由于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仅是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产品的原料也要来自于世界各地。所以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2)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运输条件,使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3)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推销工业品,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