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无米之炊”到“有米下炊”VIP免费

从“无米之炊”到“有米下炊”_第1页
1/3
从“无米之炊”到“有米下炊”_第2页
2/3
从“无米之炊”到“有米下炊”_第3页
3/3
从“无米之炊”到“有米之炊”扬中市丰裕中心小学郭宏俊许多学生对作文有着畏惧、厌倦和失望的心理,一提起作文就眉头紧锁,抱怨没内容可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加上课外阅读积累少。怎样帮学生找到下炊之米呢?《新课标》指出:“要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五色斑斓的田园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农村生活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和无尽的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利用农村广阔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从丰富的生活中寻找习作资源,在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一、拓展视野,从丰富的自然中寻找“下炊之米”。习作的材料来自写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然后才会有积累、储存,才有条件提取、选择,从而谋篇布局,写成文章。农村有着广阔的自然资源,村寨田野、树木花卉、禽兽昆虫、明朗星空、气象变幻,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去游览、去欣赏、去观察,让学生融入自然,贴近自然,感受自然,与自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象研究过程的真切体验,鼓励学生随时记下脑海里闪动的火花,并告诉学生这就是灵感,灵感来自于心灵对自然的体验、感受。于是学生写雨出现了:雨点落在池塘里,溅起了朵朵雪莲花;写油菜花出现了:过不多久,它的茎叶间缀出了淡黄的小花。也不知道是什么神灵在雨中施了魔法,给油菜花带来了这种黄色,多一分则嫌浓,少一分则嫌淡。有感而发是习作的真谛,学生们一旦睁开眼,自然就像一个五彩缤纷、变化无穷的万花筒,呈现在他们眼前!他们会记下什么时候吹响了柳笛,油菜花何时染黄了大地。这样翻开学生的习作,就如同翻开一幅幅美妙的农村风景画卷。二、拓展活动,从多彩的生活中寻找“下炊之米”。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一方面来自学生自己的实践劳动,一方面来自学生对周围生活的观察思考。农村孩子或多或少都参加过一些农业劳动,但一般都是在家长的要求下才去做,并没有什么乐趣可言,表达起来其枯燥无味甚至不愿意表达是可想而知的了。如果学生平时在家能主动从事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生产劳动手工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是那其间的乐趣就是学生习作的宝贵财富了。于是我通过技能竞赛、标兵评选等方法鼓励学生从事各种劳动并在这些劳动中排除各种干扰,克服困难获取成功;还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如饲养家禽,种花养草等,学生在这样实践活动中既愉悦了身心又获得了丰富的习作素材。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感被倾泄于笔端,像摘豆角,修茶花、喂小鸡,这些有意思的事暂且不说,就连浇水、拔草、捆稻草、收油菜这样枯燥的农活在他们的笔下也变得鲜活、生动,更有一些同学对生活充满了情趣,突发其想,给小猫做衣服,给小狗理发、给铁树配新娘等。翻开他们的习作本,感受着他们丰富多彩的活动,徜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习作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学生在农村听惯了生活新闻、名人轶事;看惯了乡戏杂耍、婚丧喜事、五花八门的街谈村议。同时他们也关注时事要闻、重大节日有的放矢地让他们去接触、观察、分析、讨论。于是学生的日记里出现了:《摸奖》《老妈的自行车失窃后……》、《我看伊拉克战争》、《“非碘”引发的思考》等对1周边新闻和国内外时事的分析、思考。学生的生活充实起来,他们才会表达和抒发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思考。虽然他们的认识是稚嫩肤浅的,但有了这段历练,才能不断趋于成熟。三、展开想象,从丰富的思维空间中寻找“下炊之米”。想像力是创造的灵魂。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引导学生把各自观察、摄取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交流和讨论,鼓励他们各抒己见。激励生生之间的个别交流,小组交流,师生间的集体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凭借自身经验,信心十足地与学习伙伴侃谈。并经常对学生进行遐想引导,我是小水滴,未来的学校……,根据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无米之炊”到“有米下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