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白杨礼赞》学案-北师大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白杨礼赞》学案-北师大版_第1页
1/2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白杨礼赞》学案-北师大版_第2页
2/2
《白杨礼赞》学习目标:1、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学习本文所用的象征手法,培养阅读散文的能力。2、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课文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3、能说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象征了根据地的军民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作者含蓄而奔放的感情。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视频资料歌曲《小白杨》。学生搜集作者茅盾的资料及写作背景资料、《题白杨图》及相关文章。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展示白杨树的图片,简要说一说画中白杨树的特点,并适当展开联想,说说运用哪些词形容白杨树比较适合。(2)引出新课《白杨礼赞》,师生交流本文作者和写作背景。二、朗读课文,把握线索1、教师范读课文,师生扫除字词障碍。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找出抒情线索。(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3、找出课文直接写白杨树不平凡的句子,思考:分别写了白杨树的那些方面的"不平凡"?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发言明确:生长环境的不平凡、自身形态的不平凡、精神品质的不平凡。三、精读语段,品味感悟1、用最合适的语速、语调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2、教师示范赏析第五、六自然段。3、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感动自己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先小组内交流,然后将交流结果形成书面材料。四、课堂反思:这节课我的表现怎样?我有怎样的收获?五、作业设计:阅读下文段,回答文后问题。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人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分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那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1、词并给加点字注音。(1)旁逸斜出:()(2)晕圈:()(3)不折不挠:()(4)参天:()2、本段中第一句与后四句的关系是______。3、本段后四句是写白杨树的______,它们的结构关系是________。4、从表达方式看,将该段分为两层,并归纳段意。5、前半部分表达方式是_____,后半部分是______。用心爱心专心16、这一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7、这一段文字的描写顺序是由_____到___。8、这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白杨礼赞》(二)学习目标:1、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课文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理解反问、排比的手法特点。2、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海燕的象征意义2、欣赏歌曲《小白杨》,说一说歌曲中小白杨的象征意义。(哨所旁日夜守侯祖国大门的哨兵)二、细读品味,明确意义1、课文第七、八自然段集中体现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找出最典型的句子。(四个反问句揭示了它的象征意义)2、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这四个句子逐渐深化的表达效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合作,教师只做适当补充。3、理解反问排比的手法特点(1)让学生把这四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朗读体会语气。(2)明确:陈述句语气一般,反问句寓答于问,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加上运用排比形式的反问,加强了气势,更加肯定有力。三、追踪美点,赏读课文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最能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语句、语段等,加以背诵。四、师生共同小结课文。五、课堂反思:这节课我的表现怎样?我有怎样的收获?六、作业设计:(一)1、描写白杨树赖以生长的环境美的语句:。2、描写白杨树自身形象美的语句:。3、描写白杨树内在神美的语句:。(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练习题白杨图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柟枋②伍,甘居榆枣③俦。丹青标风骨,誓与子同仇。注:①1941年茅盾(白杨礼赞)发表后,一位画家根据(白杨礼赞的题意,画了一幅白杨图。茅盾看后,觉得礼赞白杨之情似乎意犹未尽,于是又写下这首格律诗。②木冉枋:贵重,粗大的木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白杨礼赞》学案-北师大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