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单选题1.甲、乙、丙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有是A.甲图表明当反应物浓度超过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受酶浓度的制约将不再上升B.乙图中,a点以后,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下降C.丙图可表示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曲线D.三图说明温度、pH、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度均有影响2.下列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①是有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③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④酶都是有机物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A.①②⑤B.②③⑦C.③④⑧D.④⑤⑥3.用纯唾液和用稀释10倍的唾液做唾液淀粉酶的催化实验,其效果完全相同,这说明酶具有A.催化性B.专一性C.高效性D.稳定性4.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下列哪种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A.0℃B.15℃C.25℃D.35℃5.下列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B.酶活性与温度和pH无关C.若酶的空间结构被瓦解,则其正常活动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D.一个酶分子只起一次作用,然后就被毁坏了6.果子酒放久后易产生蛋白质沉淀而使酒浑浊,加入少量菠萝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沉淀,防止浑浊,而加别的酶(如氨基酸氧化酶等)则无济于事,这说明A.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B.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特点D.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特点7.下列各项时关于酶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②酶具有消化功能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故蛋白质都是酶④酶在细胞中含量很高⑤酶促反应与外界环境有关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A.①②④B.①④⑤C.①⑤⑥D.④⑤⑥甲乙丙8.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速率,能正确反映温度、pH和反应物浓度与酶催化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分别是A.甲、乙、丙B.甲、甲、乙C.甲、丙、乙D.甲、甲、丙9.左下图表示的是pH值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右下图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左图中可以知道pH=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B.从左图中可以知道若细胞由酸性变成碱性时的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C.从右图中无法知道酶C的最适温度D.从右图中可以知道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B10.在做“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时,选用的动物肝脏必须新鲜,主要原因是A.肝细胞未死亡,便于实验B.新鲜肝脏比不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催化效率高C.新鲜肝脏的过氧化氢酶多D.不新鲜的肝脏有异味,不能做实验11.在人体和高等植物体内,pH由5上升到12的过程中,酶的催化速率将A.先升后降B.不断上升C.不断下降D.先降后升12.根据下图所示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曲线,说明酶的哪一特性?①专一性②高效性③催化特性④在温和条件下进行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3.通过过氧化氢酶与Fe3+催化H2O2分解为水和氧气的比较,可以证明的是A.酶具有高效性B.酶具有专一性C.酶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PH植D.酶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二、简答题14.将一克淀粉放在烧杯中加水煮沸,冷却后,取2毫升淀粉悬浮液和2毫升唾液装入一个玻璃纸袋(半透膜)内,扎紧袋口。然后将它放入盛稀碘液(浅褐色)的烧杯中,袋的扎口露出液面。在37℃条件下保持20分钟左右。上述过程中依次出现的现象是:玻璃纸袋内最初无色→逐渐变蓝色→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而纸袋外的液体始终是浅褐色。请分析上述出现的原因。(1)最初无色的原因是。(2)逐渐变蓝色的原因是。(3)一段时间后又变成无色的原因是。(4)玻璃纸袋外液体为什么始终是浅褐色的?。(5)已知唾液的pH为6.8,胃液(含胃蛋白酶)的pH为2.0。若将唾液和胃液混合,并使混合液的pH为3,混合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中新增加的物质为,简述理由。15.下图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A、B、C、D四种酶的催化效率示意图,请根据曲线所示回答问题:(1)当温度为10℃时,催化效率达最大值的酶为。(2)曲线能说明温度对人体内酶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