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巩固检查我的基础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chuán,流传。B.作《师说》以贻之贻:dài,赠送。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dòu,句中的停顿。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yú,高贵,显达。解析:A项,传:zhuàn,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B项,贻:yí,赠送;D项,谀:yú,阿谀,奉承。答案:C2.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耻”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孔子师郯子、苌弘C.稍稍宾客其父D.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解析:A、B、C三项是名词的意动用法;D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答案:D3.介词“于”的意义较多,常见的有:从、在、向、对、对于、比、被等。对下列各句中的“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而耻学于师③其皆出于此乎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⑤不拘于时⑥学于余⑦青,取之于蓝⑧而青于蓝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⑩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A.⑤⑩B.④⑧C.③⑥D.①⑨解析:①在;②向;③⑦从;④对于;⑤⑩被;⑥向;⑧比;⑨对答案:A4.下列句中“师”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而耻学于师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C.择师而教之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解析:A、C两项是“老师”之意;B项,以……为师;D项,从师。答案:D5.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B.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解析:C项,范仲淹应为欧阳修。答案:C6.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书法,(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用心爱心专心1C.问之,则曰:“……道相似也。”——问笑的原因,就说:“……懂得道理也相近。”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地位低下了就觉得羞耻,官职高就近于奉承。解析:B项中“书”译为“书本知识”;C项“之”代他们;D项译为:(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答案:A剖析精彩文段(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7.诵读时停顿(用“/”表示)正确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解析:注意“也”的作用。答案:C()解析:D项都是表示原因;A项,①自身,②亲自;B项,①并列关系连词,②转折关系;C项,①老师,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