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经济增长尤其是农业农村业面临新的难点和问题,农业既要承担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职能的同时,还要承担农村生态保护的功能,使农村不仅享受城市文明的发展成果,更要保持农业文明的田园风光和独有魅力。农业供给侧改革,亟需更高效更高质的生活组织和发展方式。我国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成为大方向,同时城市对乡村文化交流和休闲需求的上升,为乡村创意农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田园综合体就是比较好的创新模式之一。田园综合体,以乡村复兴为最高目标,让城市与乡村各自都能发挥其独特禀赋,实现和谐发展。它以田园生活、田园生产、田园生态为核心组织要素,多产业多功能有机结合的空间实体,其核心价值是满足人回归乡土的需求,让城市人流、信息流、物质流真正做到反哺乡村,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出发,打破城市和乡村相互分隔的壁垒,逐步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而田园综合体正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载体。本文结合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和全域旅游的相关概念,将旅游体验论、文化生态论、产业经济论作为理论基础,根据田园综合体的一般开发模式,分析田园综合体建设中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田园乡村生活、田园乡村生产、田园乡村生态、田园乡村文化影响着田园综合体的开发,根据田园综合体开发的影响因素,总结以旅游引导的田园综合体开发模式的构建,将田园乡村生活、田园乡村生产、田园乡村生态、田园乡村文化进行旅游化开发,以武汉黄陂北湖银滩为课题,通过对北湖银滩的背景分析和旅游资源分析,将总结的开发模式对北湖银滩具体案例进行开发,将北湖银滩打造成以旅游为引导的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让乡村能够发展成为多产业、多功能有机结合空间实体,让久居城市的人们重拾乡土之情,舒畅心情,从而促进北湖银滩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北湖银滩的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1.绪论1.1选题背景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乡村旅游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重点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中国城镇化建设步伐,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中国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旅游形式和旅游内容也日趋丰富,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都市观光项目,乡村旅游自然应运而生,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尝试,现阶段,传统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思路已经不适合新形势下的产业升级、统筹开发等要求,亟需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问题,田园综合体就是比较好的创新模式之一。它是在原有的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是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等发展历程基础上的一种探索模式,将极大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加之田园综合体具备一种可持续经济的属性,是中国乡村走向现代化,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模式选择。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其中第16条“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中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随着旅游业在吸纳就业、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作用日益凸显,旅游开发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迫切需要新的田园综合体开发模式,为以后田园综合体的开发提供模式借鉴。1.2国内外相关研究1.2.1国内外乡村旅游相关研究乡村旅游最早源自欧洲,20世纪70年代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农村地区蓬勃发展,活动包括欣赏乡村风光、参与农业劳作、品尝当地传统美食、体验乡村人们的生活等。乡村旅游对推动乡村地区(尤其是经济衰退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乡村旅游也被作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