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ERP系统与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概述1.1ERP系统的相关理论概述1.1.1ERP系统的含义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是企业资源计划或企业资源规划的简称,在1990年由美国一家著名的名为GartnerGroupInc的计算机公司提出来的,针对企业供应链进行全面的控制管理,是通过信息技术将企业资源进行不断的优化组合,从而将企业的物流、信息流、人流和财流整合在一起,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使资源最大化[1]。虽说在本质上ERP系统是公司经营的流程思想,但是在大部分人的意识里,在公司中ERP系统是被工作人员所运用的软件。英国经济学家马丁·克里斯托弗说过:未来的市场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2]。ERP最为核心的思想也就是突破了传统的企业边界,实现对企业供应链的有效管理。1.1.2ERP系统的发展阶段ERP的研究,先后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物料需求计划(MRPI)阶段。是在美国的一场学会上由美国的以为学者提出的物料需求的基本框架。MRPI阶段是一种导向型的阶段,产品的功能和成本就是市场需求的重点,因此,扩大公司的生产产量和降低公司的成本也就成为了公司管理的重点。(2)制造资源计划(MRPII)阶段。在MRPI阶段的基础上,MRPII阶段增加了对公司生产的中心、加工的工时、生产的能力等环节的管理,实现了公司想要实现用计算机来进项生产排程的主要功能,而同时公司也增加了财务的功能,形成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闭环管理系统。(3)企业资源计划(ERP)阶段。在1890年以后,由于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消费者就变得更加注重于需求的丰富多样,公司的管理者也就随着消费者的这种注重而做出快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这已经不是单个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上升为整个供应链,形成有效的细致管理。1.1.3ERP系统的特点(1)ERP系统能更好的面向市场,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2)ERP系统特别注重化工公司的工作流程,通过对公司的财务部,销售部等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整合和分配,从而推动了化工公司的工作流程的重新组合;(3)ERP系统在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于数据的设计和成本过程的管理(4)ERP系统具备相对来说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一方面有利于落实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整合公司中的资金、人力和信息;(5)ERP系统将工作人员的培训费用也看做是成本控制管理其中的内容之一;(6)ERP系统不仅支持MRP和JIT的混合管理模式,同时也支持多种生产方式的管理模式;(7)ERP系统中采用了最现代化的科技技术,从而使公司所有成本控制的过程更加科学和准确[3]。1.2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概述1.2.1成本控制的含义成本控制,是公司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期初被提出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的哈佛大学公司的管理学院在制定《会计控制法》的时候,因为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其能控制和降低公司的成本,提高了公司的收益,所以又称它为《成本控制法》。1.2.2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在不同的时段,由于公司和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从而导致成本控制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但是这种不同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成本控制的原则的。总的来说,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构成:(1)全面性原则。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是指对公司业务和人员全方位的控制,为了把公司各项运营活动都控制在范围之内以及各个人员对责任的明确性,就要建立全面的成本控制观念,实现公司最优的经济效益。(2)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建立的成本控制系统要进行个别设计,并且结合公司内各部门,各人员以及各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可以借鉴其他公司的方式,但是不能完全把别人的做法照搬过来。(3)及时性原则。是指在公司的运营发展过程中,成本的发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公司及时的把差异反映出来,从而相应的作出调整,使目标成本最终实现。(4)经济效益原则。公司的成本控制不是注重对支出的节约,而是以获取最优效益作为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就是用相对来说少量的消耗来取得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