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香熏的神奇效果中国传统香熏法是一种将芳香药物直接点燃,利用其产生的特殊气味进行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的外治法。香熏疗法应用广泛,内涵丰富,传统香熏方选药精当,性味调和,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和历史地位的治疗养生方法。香熏的原料多为我国土产香药以及进口香料,包括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植物类香药。根据采集的药用部位不同,植物类香药大概可分为全草、茎叶、花蕾、树脂、果实、种子、根和根茎等几种。全草类如藿香、香薷、迷迭香、零陵香等;茎叶类如佩兰、艾叶、细辛、艾纳香等;花蕾类如辛夷、白梅花、茉莉花、郁金香等;树脂类如沉香、乳香、安息香、苏合香等;果实和种子类如路路通、丁香、茴香、豆蔻等;根和根茎类如白芷、川芎、木香、香附等。动物类香药主要有麝香、龙涎香、灵猫香、甲香。矿物类则主要是雄黄、朱砂等。除了部分香药单味应用外,古人还多运用合香法来纠正药物的偏性。所谓合香,就是经过简单的炮制,根据君臣佐使的原则,将多种香料配伍使用的一种方法。南北朝时期的范晔在《合香方》序中言及“麝本多忌,过分即害;沉实易和,盈斤无伤。零藿燥虚,詹唐黏湿”,历代本草中也分别记载有玄参、薄荷、青蒿偏凉,丁香、艾叶、甘松偏温,以及丁香、安息香“能发诸香”,甲香“杂众香烧之益芳,独烧则臭”,沉香、檀香燃时香气更浓,降真香“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等等。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也使合香由最初简单的混合焚烧,逐渐演变成经加工制备后的各种剂型,如香饼、香丸、线香、盘香等。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记载了芎劳、藁本、艾、木香、麝香等多种香药,此后历代本草屡有增补,如《新修本草》新增郁金、安息香、龙脑香等;《证类本草》补充了艾纳香、甘松香、郁金香等品种,并为丁香、苏合香、降真香、龙脑香等补注;《本草纲目》中则首次收录了蜘蛛香、瑞香、茉莉、排草香、山柰、蘹(茴)香、笃耨香、樟脑等多种香药;《本草纲目拾遗》补充了台七里、辟瘟草、藏香、通香木、水安息、迦南香、特迦香等香药品种。历代方书中,有的或散在收录各类熏香方,有的或专辟有关章节者。晋代《肘后备急方》中载有六味熏衣香方、太一流金方、虎头杀鬼丸;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共载香熏方12首,中有百和香方、熏衣香方、干香方、湿香方等,另香熏辟温方5首;《外台秘要》载有香熏辟温方3首,熏咳法7首。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专辟有“诸香”一节。载芬积香、清神香、清远香、华盖香4首香方;明代《普济方》“诸香汤煎门”中收录明代及以前历代熏香方20余首;清代《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中留存了清宫所用逼虫香、平安丹、避瘟丹等香熏方剂。温病学派则筛选、创制了多种香熏防疫方,《松峰说疫》、《鼠疫约编》、《泻疫新论》等温病专著中有载。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香薰方药:疗疾方(1)调理气血①清神湿香:川芎、麝香、藁本、羌活、独活、甘菊,以上药物研末,炼蜜制成香饼,用于头风头痛。②卒厥外治类方:乳香、安息香、樟木,以上药物并烧,用于卒厥。(2)燥湿辟秽①治臁疮类方:雄黄二钱,陈艾五钱,以上药物用青布卷作大捻,用于臁疮日久,烧烟熏至热水流出,则湿去疮合。②熏疥方:明信、、雄黄、花椒、熟艾,以上药物焚烟熏被,用于疥疮,令患者紧拥龛被而卧,可愈。(3)抉正祛邪①患劳人烧香法:玄参、甘松,以上药物用灰末蜜和为丸,用于肺劳,常今闻香,久而自愈。②沉香、乳香、檀香,以上药物不拘多寡。用于小儿痘疮黑陷,抱儿于烟上熏,黑陷可起。预防方(1)防虫远害①辟蚊类方:迷迭香、羌活,香附子、苍术、雄黄、樟脑,浮萍、羌活、苍术、白胶香,以上各方点燃,用于辟除蚊虫。②祛虱类方:百部、秦艽、川芎、荜茇、雄黄、樟脑,以上各方点燃熏衣熏屋,用于辟除虱虫。③六味熏衣香方:沉香、麝香、苏合香、白胶香、丁香、藿香,以上点燃熏衣,用于防虫防蛀,香衣护护肤。(2)净室防疫①逼虫香:茅香、细辛、零陵香、山柰、川椒、霍香、千金草、莪术,以上药物研粗末,用于消毒居室及避瘟,可于久无人居住的房屋以及瘟疫流行时烧。②雄黄丸:雄黄、雌黄、曾青、鬼臼、真珠、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