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插上“多媒体”的翅膀中经常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升入初中后写作没有长进,老师们也在感叹当今初中生写出的作文仍幼稚不堪,初中生写作仍啃着小学作文启蒙的“本”。反思这一作文没有伴随其成长现象的原因,不得不归罪于我们的作文教学的低效。作文课上老师“失语”,课堂“无为”,教学“低效”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改变这一局面?正值我陷入困境一筹莫展时,有幸参加了去年“全省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讨会”,会上听了四节观摩课,课堂上教者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与课堂作文训练的有机整合而呈现出的精彩和高效,让我茅塞顿开,给了我深深的启发。回校后,我尝试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课堂作文训练。在课件资源的运用上,我经历了“借(借用年会上带回来的课件)——找(结合教学需要在网上找相关素材作为课件)——制(根据学生实际自己收集素材制作课件)”的成长过程;在教学方法上,我经历了“仿(模仿年会教师们的教法)——拓(拓展教法)——创(创新教法)”的内化过程。短短一年的尝试,让我和学生们收获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我作文教学的两大转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实现了作文课堂由只注重结果向关注过程的转变。我以前的作文教学往往只注重结果,虽也提关注“过程”,但只是体现在两头,即——作文前题目布置,讲要求,作文后评分,点评。虽也包含知识、方法,但却与学生写作过程脱离开,一味让学生盲目训练,忽视对学生作文中的吸收、思考、表达的关注。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们论到作文,就必须连带地论到原料的问题,思想构成的径路,情感凝聚的训练,都是要讨究的……”。叶老所论证的正是说明写作教学对过程关注的重要。而多媒体课件正是以他高容量、灵动、快捷的特点把教师的写作指导切实的落实到学生写作过程中,表现在:1.创设作文情境,丰富学生的“写作源”学生的作文其实首先就难在写作源上,我们常见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就是作文任务几种具体表现形式,而多媒体课件首要的任务就是在“情境”中把“任务”呈现出来,引起学生有意注意,丰富学生写作源。像在抒写亲情,训练细节描写的作文课——《让亲情在细节中流动》,一开课,多媒体课件就放映了电影《我的兄弟姐妹》里表现“母爱”的片段。学生欣赏画面,感受细节。首先让学生说“刚捕捉到了哪些让你感到的画面?”,在学生交流过捕捉到的画面后,老师点拨,“同学们刚才捕捉的这些画面就是细节,细节就是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而正是细节中包含着浓浓的亲情。”而细节正是学生必须学会捕捉的“写作源”。多媒体正是以这种形式(视频或图片)呈现出的真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的问题情境,丰富并引起学生对写作源的有意注意,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加强写作知识和形象知识的衔接2.展示作文范例,引领学生的精彩表达。学生作文畏难,解决了写作源的问题,再就是不知怎么写,即怎样布局谋篇,精彩表达。出现怎样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认识到实践的这一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这一问题最佳的方法是示范中引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凡有指导必有示范,不靠多讲,恰当举例,是以启发而已。”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正是利用其高容量、清晰、便捷的特点,突破传统作文课“干讲白说”的局限,为学生随机提供“示例模范”的作用。在指导《亲情在细节中流动》一课中,在同学们欣赏画面,感受细节后的下一环节就是“运用典范,刻画细节”。课件展示教师精心收集整理的,从名家名篇朱自清《背影》的“父买橘”的动作细节,到优秀学生习作中刻写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片段,并分别以改写对比赏析感受动作细节的表现力,以多项选择的辨析去领会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描写,以添枝加叶丰富伴随人物语言的心理、神态、动作的导演去提升人物细节刻画的能力。在学生赏析、比较的过程中,随机加入练笔任务:以连续的动作表现妈妈冬天为我们洗白球鞋的动作,生动再现安慰“海选”失败回来的妹妹一番对话。在读、悟、仿、交流的过程中领悟细节中包蕴的亲情,提高表现细节的能力。多媒体的运用正是以这种随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