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11年高考生物练习卷(六)1.通过加入额外的基因拷贝来改变细胞的命运已成为世界各国实验室的惯例,这项技术被称为细胞再编程,它使科学家们能回拨细胞的发育时钟,使得成体细胞可以转变为可编程细胞,并再编程为不同功能的细胞。2010年,研究人员找到一种用合成RNA来完成这一研究的新技术。它的回拨速度要快两倍,效率要高100倍,在治疗应用方面可能更安全。对此项技术的理解不合理的是A.使用该项技术可能使成熟的白细胞转变为可编程细胞B.编程的本质就是采用特定的技术对核酸进行改造C.这一技术能使动物细胞“脱分化”D.即使利用该项技术成体细胞也不可能象胚胎干细胞一样工作2.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不同类别的激素对靶细胞的作用原理主要分两种,分别如下图1、2图1图2根据图分析,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若激素作用的原理为图1,则只要细胞膜中含相应受体,第一信使就能将信息传到第二信使,有了第二信使,就能充分而完善的发挥该激素的作用B.若激素作用原理为图2,则激素进入细胞膜的方式为扩散,其作用的发挥过程无需受体参与C.由图2可知,该类激素所产生的生理效应不同是通过基因的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激素调节与基因调节有关D.由图1可知,该类激素是细胞内代谢反应的催化剂或抑制剂,通过影响靶细胞的功能或代谢反应的速率产生新的功能或反应3.根据右图,下列对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A.若图示为神经细胞,则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3物质有关,1可能与神经细胞识别递质有关B.此图可以表示神经细胞中突触小泡的膜结构,且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3决定C.若图示为甲状腺细胞,1结构可参与其与促甲状腺激素的结合D.图中a过程不能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b过程中蛋白质的形状会发生改变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A.正常腺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在体外培养可培养成细胞系1B.在核移植前调节培养基中的牛血清浓度有利于重组细胞基因表达的分子开关的启动C.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检测有毒物质的有效手段之一,其特点是快速,灵敏,被检测变异细胞的指标是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D.经过克隆以后的细胞群,遗传性状均一,表现的性状完全相同,因此无法从中获得细胞株5、细胞内感染的细菌和病毒要成功侵入细胞,必需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HIV特异感染T辅助细胞,这种细胞表面表达CD4而不是CD8,以与其他淋巴细胞相区别。于是CD4被认为是HIV的受体。下列能证实这个假说的实验是A.抗CD4的抗体加入HIV与CD4阳性T细胞的共培养系统,可以抑制HIV感染T细胞B.抗HIV的抗体加入HIV与CD4阳性T细胞的共培养系统,不可以抑制HIV感染T细胞C.在抗HIV感染的CD4阴性T细胞中表达CD4基因,导致细胞对HIV感染恢复敏感性D.在抗HIV感染的CD8阴性T细胞中表达CD8基因,导致细胞对HIV感染恢复敏感性6.以下四个图是两种面包虫(甲面包虫:○;乙面包虫:●)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情形。图a,b的环境条件是温度34℃及70%相对湿度;图c,d的环境条件是温度24℃及30%相对湿度。图a,c中两种面包虫是分开饲养的;图b,d中两种面包虫是混合饲养的。由图可推知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面包中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关系B.调节两种面包虫数量波动的因素属于内源性调节因素C.乙面包虫在温度、湿度的生态适应范围比甲面包虫宽D.混合饲养时,强势的面包虫并不会使弱势的面包虫加速消灭30、菠萝,仙人掌等植物有一个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如图二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2(1)该类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的原因是,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和。(2)该类植物白天体内含量高,而夜间含量高。若在上午1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则细胞中C3含量变化是。若白天在某时刻忽然发现植物细胞中C6H12O6含量增加,则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发生改变造成的。(3)此类植物气孔开闭的特点是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由此推测其生活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