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一层楼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分泌(mì)虔诚(qián)祈祷(dǎo)芸芸众生(yún)B.枯骨(kū)泪痕(hén)罪孽(niè)奥尔珂德(kē)C.琦君(qí)颔首(hàn)自诩(xǔ)傻愣愣(lènɡ)D.冥顽(mínɡ)颤抖(zhàn)贝壳(qiào)牡蛎(múlì)提示:D项,zhàn——chàn,qiào——ké,mú——mǔ。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B.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事。C.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躁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D.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述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提示:B项,启事——启示;C项,躁——燥;D项,述——抒。答案:A3.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记得有两句诗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像得真美。我还是最爱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A.但是其实最终可见B.然而其实反而可见C.然而尤其最终因此D.但是尤其反而因此提示:“然而”和“但是”都是关联词,“然而”可以用在一句话的开头;“但是”一般不用在一句话的开头。“其实”,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尤其”,副词,表示更进一步。“反而”,连词,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最终”,最后,末了,它没有出乎意料和常情的意思。“可见”,可以看见,可以想见;“因此”,因为这个。答案:B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记得国文老师还特别加以解说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A.”。:“、。”B.。”:“,。”C.”。:、”。D.。”:,”。提示: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有点号(问号、叹号除外),至于后引号后如要用点号,用什么点号,要根据句子的结构来定。若引文独立而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要写在后引号内。如果是某某说,那么,后面的话一般是完整的,句末点号要在引号内。专心爱心用心1答案:A5.下列对文章所作的评点,不恰当的一项是()A.体味忧患与苦痛的价值,探询亲情与人生的真谛。B.珍珠是牡蛎的泪珠这一动人的联想,升华了文章的情。C.文末宕开一笔写观音流泪、耶稣滴血,旨在增添文章的神秘感。D.珍珠贵重亦有价,纯洁真挚的泪珠凝聚的情义却无价。提示:旨在探寻人生真谛,提升文章主旨。答案: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老家孙犁①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②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③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④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⑤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