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选修4《碗花糕》课堂实录及点评课堂实录点评课前准备:课间播放《嫂子颂》音乐导入,直到上课。师:同学们,遨游在古典文学中好长时间了,今天我们换一下口味,再次感受一下久违了的现代散文的美。请大家结合预习稿,看看今天的学习目标。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情,陪伴着我们成长,濡养着我们的心智。情,永远是散文最能打动人的精髓,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我们高中阶段学过哪些优美感人的散文?大家一起回顾一下。生:《荷塘月色》《拣麦穗》……师:那我们就一起伴着音乐来诵读一下。(PPT展示张洁《拣麦穗》片段,音乐响起。)师:哪位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生(刘惠玲):拿起话筒用轻柔的声音读了起来……师:读得非常好!把我们带入到了一片静谧的天地。接下来看看下一段:(PPT展示老舍《我的母亲》片段,音乐响起。)生(姚福全):用低沉而非常有感情的声音朗读,读到“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处表现出真实的心痛状,并礼貌地说“这篇文章当时学的时候就曾经深深打动我,现在依然很有感觉,谢谢!”师:非常不错!记得当时我们在欣赏老舍这篇文章时课堂上都忍不住哭了,这种感觉的确犹在!接下来这一小段大家一起读一下:(PPT展示李密《陈情表》部分文字)生(全体非常有感情地齐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PPT展示韩愈《祭十二郎文》部分文字,音乐响起。)师:这段文字在哪里见过?营造氛围,音乐舒缓、自然学生对着预习稿及文本明确学习目标温故知新,传统教法,管用!抓住学生情感的注意力深入一步读得动情,效果很好。这位男同学朗读得更加投入,看来跟老师一贯的指导有关。好一个“感觉犹在”!课堂里弥漫着浓浓的情,导入效果极佳。专心爱心用心1生:《碗花糕》结尾处。师:接下来再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下这段文字,将我们带到今天的课题中去。生(陈星宇):很投入的读。同学们都陷入沉思。师:星宇同学读得很好,但是读错了一个字,大家注意纠正一下,“窆不临其穴”中的“窆”读biǎn,是埋葬的意思。这一段文字大意也就是说十二郎死的时候韩愈不在他身边,连日期都不知道,埋葬的时候也不在现场,表达韩愈心中无限的悲痛和无法弥补的遗憾之情。生:哦!师:看来大家都若有体会,文中引这段文字表达的是什么呢?生:作者对嫂子的怀念之情。(PPT展示一副炊烟袅袅的乡村图和《碗花糕》课题。)师:看来大家已经在慢慢酝酿感情了,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可歌可敬的嫂嫂,品尝一下香浓可口的碗花糕。(PPT展示:从全文看,作者主要回忆了嫂嫂哪些事件?这些事件表现了嫂嫂怎样的性格特征?)师:提出展示问题并鼓励学生结合预习稿回答。生:文章第一部分写了除夕夜包饺子,嫂子把有铜钱的饺子夹在我碗里,说明……(有些吞吞吐吐)师:说明什么呢?(微笑的看着他)生:说明嫂子很会包饺子,很能干!还有,很爱我!师:还有其他片段呢?再想想!生:还有第二部分,嫂嫂让我去借枕头,去搬荤油瓶,这说明嫂嫂……爱玩!师:嫂嫂爱玩?是不是可以换个更恰当的说法?(众生大笑)“课题”二字欠妥。及时纠正字音,好!若有体悟的应和横线句多余。记住“此时无声胜有声”更妙。及时纠正,运专心爱心用心2生:说明嫂嫂性格开朗!师:对了!嫂嫂和小弟还有邻里一起,玩得很开心,说明嫂嫂是个性格开朗的女性。从这点我们感觉嫂嫂和我之间像什么关系?生:姐弟!生:朋友!师:说得很好!他们不仅像姐弟,也像一对很好的朋友。那么,还有其他事件和细节没有呢?生:还有,当我在庙会时闯祸后,姐姐为了我去跟爸爸说情并讨好爸爸让爸爸不惩罚我!说明姐姐很够义气!(众生再笑)师:锋哥不错啊,直接用姐姐替换嫂嫂了!把嫂嫂当成亲姐了!生:还有,当我被大黄牛的犄角顶伤后,嫂嫂抱我去和她睡,晚上还给我叫魂,也说明嫂嫂善良并且很爱我,就像母亲一样!(大家深有同感的点点头)师:说得很好!同学们,嫂嫂这个称谓对我们来讲也许不很熟悉,但是通过作者娓娓道来,一位可爱的嫂嫂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而这种亦嫂亦友亦母的关系,恐怕也只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里才有吧!(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