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的教学随笔淇滨区第一中学牛永月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随机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随机事件的一门学科.本课是“随机事件的概率”一章的第一节课,它的学习将从知识和方法两方面为本章后续内容奠定基础,尤其是需要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估计事件概率的合理性的体验及合作技能的形成是后续学习的必须准备,因此本节课教学重点确定为“用稳定后的频率值估计事件发生机会”合理性的理解和运用及判断现实生活中某个事件是否是随机事件,教学难点确定为“用稳定后的频率值估计事件发生机会”合理性的理解。本节课采用了我校最新的教研成果---四二一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小组合作和当堂达标,教学内容从始至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良好的小组合作使实验探究任务圆满完成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也是突破难点的方法。本课内容设计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在教学中,以一个学生熟悉的伟人爱迪生发明电灯为背景复习频率的计算方法为本节新学内容找到一个支点,同时用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艰辛过程激励同学们好好学习《25.1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导出课题,导出学习目标和指导。以自主阅读为主,学习本节课的四个概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随机事件,这是因为学生在这方面有小学的基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把课本上的“做一做”这一实验操作落在实处,分析实验结果体验感知“用稳定后的频率值估计事件发生机会”合理性,使教学目标2、3得以实现,尤其是学生的小组合作,可以用“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八个字来形容,由小组实验结果的比较到各小组实验结果的累加,再到两次累加结果的比较,学生亲身经历了事件发生过程,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技能,对“用稳定后的频率值估计事件发生机会”的合理性与正确性的理解透彻,为今后的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反馈拓展”是对实验获得的经验的运用,也是本节课的一个学习高潮;当堂达标是针对本节的知识目标“理解四个概念: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随机事件”设计的;课堂小结结合学习目标进行,前后呼应,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明确化;课后作业联系学生生活,既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又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节课能够体现的教育思想有:1.教师应该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2.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操作全程参与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将“合作学习”和“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贯穿在教学过程中;3.本节教学内容取材贴近生活,使学生学到了有血有肉的数学知识,即生活问题数学化,然后又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问题,这又体现了“学有用的数学”。本节教学应注意:1.“做一做”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要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否则课堂上影响实验效果,拖占课堂时间;2.反馈拓展中的实验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呈现玻璃球,这是对学生感性认识的反馈,是消除学生心中质疑的一种手段,不可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