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单选题1.几位同学在探索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其中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②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1mL③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④分别置于100℃.60℃.0℃环境中保温5min⑤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现象⑥将试管中溶液的pH分别调到3.7.11,保持5minA.①④②③⑤B.①⑥④②⑤C.①②⑥③⑤D.②⑥①③⑤2.如下图所示过程为某浓度过氧化氢被分解情况的曲线,对该曲线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自然状态下过氧化氢也能被分解B.过氧化氢被分解的速率不会发生变化C.过氧化氢酶与Fe3+都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作用D.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3.下图表示某酶促反应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5℃B.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增大C.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D.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4.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不变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1时,比在t2条件下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5.下列关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表示正确的是()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血浆PH偏碱,故人体的各种酶在碱性环境中活性最大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D.叶绿体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7.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虚线表示酶量增加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B.图(2)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C.若图(2)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图(3)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8.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A上的b点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力与曲线B相似C.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温度D.人体内的胰蛋白酶的活力与曲线C类似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结论有:①产生酶的细胞都有分泌功能②部分从食物中获得,部分在体内转化③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④酶是生物催化剂⑤生长激素与呼吸酶可来自于同一个细胞⑥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3个B.4个C.5个D.6个10.下图表示淀粉的一段,数字对应的“—”表示单糖之间的化学键,则淀粉酶发挥作用的位置可能是A.1处B.1、3、5处C.任何一处D.2、4、6处11.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B.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C.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D.若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12.如图表示某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A.三个处理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B.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是酶制剂的量不同C.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D.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13.将胃液的PH值从10降到2的过程中,胃液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变化是()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二、多选题14.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的实验如下: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两支试管,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装置ABCDEF水浴温度(T℃)102030405060凝乳时间(min)不凝固7.04.01.54.0不凝固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B.凝乳酶的最适温度肯定是40℃C.将A内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凝乳D.将F内混合物冷却到40℃会发生凝乳15.下列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指一个细胞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