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和认识用分数表示一些东西的几分之一的知识获取过程,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3.通过经历对分数的新探索、新发现、新认识,使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些东西的几分之一。教学难点:学生对两个以上物体占整体的几分之一的理解。教学准备:每个学生自己准备12根小棒和1枝水彩笔;教师准备桃子图、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1、过渡:同学们,还记得这个这张图片吗?这是上学期小慧秋游时的情景,回家后她写了一篇数学日记,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2、问:同意小慧的说法吗?(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1/2。3、追问:你们还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吗?(生:把2拼矿泉水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分得矿泉水的几分之几?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分到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3、其实有关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相信通过这节课进一步认识分数,你们就会自已找答案了。(板书:认识分数)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1.过渡。今天聪明机灵的小猴也来和我们一起认识分数,猴妈妈想给好学的小猴分些好的食物。让我们看看猴妈妈带了什么?(课件显示一盒桃子)如果把这一盒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到这盒桃子的几分之几?(每只小猴分到这盒桃的1/4)老师并没有告诉这个盒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你怎么就知道每只小猴可以分到这盒桃子的1/4?(生:我是这样想的,不管有盒子里有几个桃,有只猴子,只要把这盒桃平均分成4份,每只猴子就分到其中的一份,是就这盒桃子的1/4)小结:不管有几个桃子,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些桃子的1/4。2.初次感知。(1)过渡:到底盒子中有几个桃子呢?(课件出示4个桃子)问题是什么?(2)指出:猴妈妈要分给小猴这些桃,在数学里我们把它圈起来看作是一个整体(课件出示)。(3)提问:以前我们平均分得的每一份都用虚线来与其他隔开的。下边请同学们拿出桃子图分一分,然后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再填空。(4)分一分:(5)汇报交流:老师知道很多同学早就帮猴妈妈分了,那么谁愿到这来,跟我们1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分的呢?(生:我是这样想的,因为要分给4只小猴,只把这些桃子平均分成4份,那么每只小猴就分到其中的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些桃的1/4。)听她发言,你什么想说的吗?(生:她和想到一块去了;生:我觉得她说得真好,肯定是经过认真思考过的)(6)小结:(课件演示分法)4个桃子组成的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1份都都是这些桃的1/4。(7):练习:猴妈妈见同学们学很认真,也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让我们去看看。提问:刚才你们填分数是根据什么来确定分母?(生:我认为应该看把物体被平均分成多少份来确定分母是几)(8)对比归纳:学这些里你们对分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相信你们已经能自已解决开课初的问题了,让我们一起去解决吧。这是以前我们学习的分数,它和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呢?(通过认真对比,我发现以前我们学习的分数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是把一些物体当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不管是一个物体还是一些物体,只要平均分,其中的一份都能用分数平表示)3.再次感知。(1)过渡:刚才同学很快就能帮猴妈妈平均分4个桃给它的孩子,那么你们还能平均分其他物体吗?(2)探究: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合作、创造,能帮助我们撑握更多的知识,下边让我们来一起进行下项活动。(2)反馈:老师知道同学们动手操作能力一直是很强的,下面哪组先来跟我们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物体,怎么做,得出几分之一?生:我们组是用6个圆,先平均分成了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