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和美课堂的构建一、和美课堂的教学模式和美教育的主阵地是和美课堂,而和美课堂又是教师走进幼儿心灵、把握幼儿思维方式、了解幼儿内心世界、尊重幼儿自主发展的自然结果,因此我们追求情智结合的价值取向、整合融通的教育目标与“双线”交织的教学线索,可以简要概括为“一核双线三点四环节五策略”。其中,所谓“一核”指以和美为核心;“双线”指以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为主线索,是课程实施过程设计中应当呈现出来的情感线和认知线;“三点”指教材分析中的价值点、切入点、突破点;“四环节”指教学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即激趣、感悟、表现、拓展;“五策略”指知识经验化、内容情境化、过程活动化、师生互动化、效益最大化等具体教学策略。和美课堂注重目标的整合融通、环节的自然圆通、方法策略的灵活变通。“双线并进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按照“寻点、拉线、切面、画圆”的基本步骤完成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以大班歌唱活动“夸家乡”为例,教师在设计目标时应“寻三点”,其中“价值点”应是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切入点”应是幼儿经验还原与情感唤醒;“突破点”应是寻找歌曲的情感基调,帮助幼儿唱出爱乡之情。接下来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会“拉双线”,其中“情感线”可以设定为启动情智——激活情智——发展情智——展示情智的发展过程;“认知线”可以设定为认知准备——感知理解——完善认知——认知内化的发展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则应会“切四面”,其中“激趣环节”应善于设置情景,营造美的心境;“感悟环节”应让幼儿欣赏歌曲,深化美的感知;“表现环节”应变化演唱方式,让幼儿自然抒发美的情感;“拓展环节”应通过展示评价迁移、扩展幼儿美的体验。总之,和美课堂要求教师从“促进幼儿身心和美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设计课堂目标与内容,并在课程实施时注意各个步骤的协调统一,达到各领域在目标、内容、方法上的整合,由此和美课堂必是理解和尊重幼儿生活价值的课堂,必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规律的课堂,必是幼儿真正喜欢、能够促进其和谐全面发展的课堂。二、和美课堂的评价标准为使和美课堂落到实处,笔者所在幼儿园围绕和美教师、和美幼儿的发展目的,从仪态语言之美、情境展示之美、合作互动之美、课程内容之美、课堂节奏之美、课堂教学效果美等方面制定了课堂评价标准。在经过教师们的认真学习、研究和讨论之后,集合集体智慧出台了正式成文的《和美课堂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和美课堂评价表》,以此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该评价表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对课堂活动的评价,评价者会主要考察其价值取向与组织管理。其中,价值取向主要看其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经验性与挑战性;组织管理主要看其材料是否丰富、过程是否流畅、教师的教育机智。二是对教师施教情况的评价,评价者会主要考察教师对幼儿的情感支持与教学支持。其中,情感支持主要看教师是否公平、敏感与积极;教学支持主要看教师的沟通技巧、组织方式、反馈评价。三是对幼儿发展情况的评价,评价者主要考察幼儿情感态度与智能的发展情况。其中,情感态度方面主要看幼儿的注意是否集中、情感是否愉悦;智能方面主要看幼儿的思维是否活跃、表现是否积极。与此同时,我们还坚持运用上述课堂评价标准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让教师学会分析和正确判断生成内容的教育价值,学会呼应幼儿的需要和提高自身的教育机智,由此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三、和美课堂的师幼互动和美课堂构建的关键是教师始终能够采取适宜的教育教学行为,呼应幼儿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了教师应当具备的适宜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师应能尊重和理解幼儿,在掌握幼儿发展特点与水平的基础上很好地关注和解读幼儿的行为,具体包括准确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确定教育内容;与幼儿共同收集相关材料,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准备多元化、低结构的适宜材料;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从多角度思考;给每个幼儿回答问题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就感。二是教师应会赏识与激励幼儿,能对幼儿的行为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很好地回应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