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平凡人的平凡故事》平凡教师的不平凡故事――记XX县区詹乐贫中学教师刘萍在美丽的洞庭湖之滨XX县区詹乐贫中学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壮举,却有用大爱做小事、用真心换真情的习惯。她叫刘萍,从教13年来,她怀揣一颗对教育事业的真心,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平凡中书写精彩人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1999年7月,刚从桃源师范学校毕业的她,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用一颗炽热的心为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从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创造性的开展着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来,刘萍一直担任着初中班主任这个重要的角色。她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因学生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的差异而歧视或偏爱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孩子们说刘萍的爱无处不在,都愿意在周记里向她倾诉自己青春期的困惑。针对这一情况,刘萍多次向心理辅导老师咨询、交流,还策划召开了一次《花开应有时》的主题班会,帮助同学们解惑。以前,班上有个叫黄慧的学生,沉默寡言,从不举手回答问题,她觉得有些奇怪,找她谈话后才发现,同学们笑话她说话大舌头,造成她自卑的心理。于是刘萍有意识地鼓励她试读文章,从那以后,黄慧胆子大了,上课也敢于回答问题了,后来竟然还在班级演讲比赛中获了一等奖。授之以渔、竞相成长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教育也是一样,教人知识,不如教人学会得到知识的方法。詹乐平中学221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王圣嵛同学上讲台就要上课了”。也许有人会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校铃声较小,为了避免打铃后教室里不能马上安静下来,经讨论便决定由王圣嵛来提醒大家,只要他上讲台,大家就知道要上课了。这是刘萍“授人以渔”的成果之一。刘萍说:“只有让学第1页共2页生真正学会自我珍惜,学会相信自己,才会有自尊、自信,才会有激情去学习和生活。”每次月考,班上同学都会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对于退步的同学,她从来不是批评,而是帮助他们在态度和方法上找原因,帮助他们端正态度、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她始终坚信: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不是逼出来的。为了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刘老师按照abcd把班上的同学分成16个小组开展学习竞赛,每小组在小组长督促下共同进步。得益于“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刘萍所教的班级成绩突出,2007年中考,她所带的159班有19名同学升入汉寿一中。2008年,她所执教的168班有43人升入汉寿一中。2010年至今,她所带的221班各科成绩名列学校前茅。新课改,成就精彩课堂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一切先进教育改革的奠基石。“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几年以来,刘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新课程培训,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为了学习“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刘萍到书店查资料,上课看课例,认真钻研教材,编写学案,积极与同事交流讨论。刘萍的课改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初时,她遇到了大多数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及家长的质疑。学生认为老师偷懒,家长认为老师不负责任,面对众多的争议,她选择用事实说话——学生的成绩永远是最有力的证明。课改之初,语文课代表邓颖就显现了她对课改的不适应,收作业不积极,做作业也不积极,其他同学也无法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面对这种状况,刘萍选择先要求同学完成作业,不论对错,之后在讲解文章的同时,努力将参考答案向同学的答案靠拢。答案接近的同学信心倍增,答错的同学有了思考的过程,老师分析后,明白思考方向,积累了答题经验。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期末考试,邓颖班级的语文成绩名列前茅。正是由于她不断地努力,她所撰写的《同步资源建设——语文版初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如何让语文课题充满探究精神》等4篇论文在《文教资料》上发表或获奖。两次被评为XX县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三次被XX县区任命政府嘉奖。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