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体育课中的德育渗透法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值得提倡。一、激励竞争法体育运动是激烈的对抗运动,这种运动既是技术的、战术的,也是心理的。而采取激烈竞争法有利于培养运动员稳定的心理素质,形成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意志。而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态,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又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二、实践体验法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而实践体验法能把这种实践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从而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实践体验法。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三、时机捕捉法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地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遇到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以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在学生思想放松、单打独斗、自私自利的时候,可以举一些体坛实例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爱国主义精神,比如,女排名将郎平毅然放弃了在国外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优厚待遇,回国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其月收入只有562.6元,约合71美元。她视国家利益和荣誉高于一切,不顾回国执教风险大、压力大、工作辛苦,克服了同丈夫女儿两地分居的种种困难。在2020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拼搏20年,东山再起,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作、坚韧不拔、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深入教育。四、情感渲染法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环境,使青少年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作者单位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编辑赵磊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