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例《乘法的分配律》新圩镇产径小学黄幸英一、案例背景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2、通过教学活动,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4、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体验到数学美极了。三、教学重、难点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形成过程。四、教学准备教具:挂图(教师自己设计的图案),芭芘娃娃,活动角,大尺子,钟面模型。学具:活动角,尺子,圆形纸片。五、课堂实录(一)图案引入,复习角的有关知识。1观察图案的组成。(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欣赏)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而且还有不少和我们数学有关呢。今天,蒋老师就请大家欣赏一幅我设计的装饰图案,你们觉得我设计得怎么样?美吗?(美)谢谢大家的鼓励,这幅图案不仅看起来很美,它还是由许多数学密码组成的这些数学密码就是我们学过的图形,你能看出来吗?学生指出有锐角、直角和钝角,教师指名学生上前指出发现的角。师:同学们都发现了吗?原来这幅图就是由直角、锐角、钝角组成的,这些看似普通的角组成的图案美不美呀?(美)真是美极了!(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由他们喜欢的老师亲手设计的美丽图案,这本身就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再加上要寻找其中的数学密码,更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课堂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2复习角的静态定义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师:那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什么叫做角呢?我们以前认识过哪几种角?能不能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下。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前面引出了角,紧接着复习角的定义和学过的几种角,过渡自然,也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非常有效的铺垫。)3观察钟面,发现运动着的角。师:刚才我们从一幅图案中发现了美丽的角,但是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事物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变化,你也有信心寻找到数学密码吗?(有)(此时全班学生兴致盎然)(教师出示钟面模型,旋转上面的分针或时针,引导学生观察)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在时针和分针不停地旋转的过程中,它们组成了什么图形?寻找到这个数学密码的同学请举手。生1:形成了角。师:而且组成的角是像这幅图案上的角静止不动的吗?生1:不是,是不断变化的。师:看来,生活中除了静态的角,还有这样不断变化的角,它也会和静止的角一样美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研究旋转变化中的角。板书课题:旋转与角(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实物钟面模型引发学生发现除了静态的角以外,还有不断旋转变化的角,即动态的角。)(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操作活动,引出平角。(1)师:请同学们拿出刚做好的活动角,固定其中的一条边,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角,有什么发现,与同桌交流。学生动手动手操作,教师帮助指导。让学生体验角的大小是在变化的,名称也随之变化。(2)让学生说说活动结果。(3)师:你能摆一个锐角吗?怎样验证它就是锐角?锐角和直角有什么关系?学生摆一个锐角,并用三角板验证。(4)师:请你摆一个直角,并验证它是否是一个直角。学生摆一个直角,并用三角板验证。(5)师:你能摆一个比直角更大的角吗?教师指名学生上前展示所摆的角。答案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