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热学题精编一、选择题1.年初福州森林公园的梅花开得好美,小雪不禁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为有暗香来”。漫步丛中,她闻到淡淡梅花香,其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斥力2.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露珠,如图l所示。这个现象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凝固C.凝华D.液化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吸人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造成危害。福州市为了保护宜居环境,今年已开始Pm2.5监测。以下措施中会使空气中PM2.5污染增大的是A.不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B.提倡使用太阳能设备C.发展核电代替部分煤发电D.禁止在户外焚烧垃圾4.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5.已知水的比热容为,则质量为2kg的水,温度由25℃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6.下列关于能源、能量转化及其获取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B.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C.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D.核能只能通过重核裂变获取7.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A.冬天户外的人呼B.湿裤子C.冬天窗玻璃上D.钢水浇铸得出“白气”晾干有冰花到钢件第5题8.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A.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C.PM2.5中“2.5”的单位是nmD.PM2.5中“2.5”的单位是μm9.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10.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B.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C.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D.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11.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A.甲、乙B.乙、丁C.甲、丙D.丙、丁12.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13.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来源:学科网]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14.下列现象中,属于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放入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D.阳光照射下的柏油路面温度升高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的热量一定多B.夏天扇扇子可加快体表汗液蒸发C.在高山上烧水,水的沸点高于100℃D.液体蒸发和沸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16.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非常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B.石油C.太阳能D.天然气17.在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A.温度降低B.密度变小C.热量增多D.内能增加18.在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结核病菌可以通过“飞沫”传染,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纸屑,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走过槐树旁时闻到槐花香,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磁铁能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B.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内能大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无关D.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大21.冷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1,吸收一定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t;另有质量为2m热水,放出同样多的热量后,温度也降到t,那么热水原来的温度为()A.321ttB.321ttC.3231ttD.231tt22.下列图中的物理现象属于凝华的是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C.用手捏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