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兴华小学2014年素质教育活动报告杨敏一、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意义和背景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这里面有5个核心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须为所有适龄少年儿童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应助每一个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实现个性成长。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教育须引领青少年学生形成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着力点,教育应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教学实验和社会实践,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教育应避免“高分低能”现象,通过实践体验,增强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助其成为优秀人才。2005年,我们提出了“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积蓄力量”的办学理念。那么我们到底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积蓄什么力量?又如何去落实?2014年,基于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对新形势下学校广德县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现场会会议交流材料教育的分析,对我校校情的思考,为进一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找到了实践的落脚点。根据“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积蓄力量”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快乐”“兴趣”“习惯”“能力”办学思想,确定了“注重能力培养、注重习惯养成”的育人目标,形成了“注重个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以五种习惯和五种能力的培养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这样,将看似空而大的理念,转化为明确的目标,清晰可操作。五种习惯:良好的礼仪习惯、良好的运动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五种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能力。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1、每天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一小时锻炼时间。2、每天开展读书写字活动,让孩子浸润在书香氛围中,建立室外阅读区(读书亭),为孩子创造优雅的读书环境。3、每天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兴趣,发展能力。操作方法:教师申报——资格审查——确定项目——班级动员——学生报名——统筹协调——开班仪式——正式开课——每天检查——定期考核——成果展示4、每天开展农耕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观察、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5、定期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三、取得的成绩:每学期除了在校内开展丰富的活动,我们还积辅导学生参加县市省级各类活动,每学期有百余名学生获奖。同时,我们认为文化课成绩也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几年来我们努力改革创新,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确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成绩。近年来,学校每学期抽考教学成绩都在全县前列。四、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为了确保学校各项素质教育活动能够有序、有效的开展,学校各部门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保障了活动正常开展,并逐步规范化、常态化,从而形成特色。1、学生层面: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与家校联系相结合,将五加五结合综合素质评价。2、教师层面:各项活动都纳入到常规工作中,相关部门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月工资挂钩、与评职称挂钩、与期末考核挂钩。五、下一阶段工作设想。1、进一步转变教师思想,让更多的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到素质教育活动中来,使活动更丰富。2、进一步调整各项活动流程,使之更科学、规范,让学生收益更多,并逐步形成学校特色。3、进一步落实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