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CBA课题:12.2.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年级:七年级主备:杨艳红审核:初二数学组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自己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并能初步应用它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学习重点:学会分析问题,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学习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一、学前准备1.已知△ABC≌△A′B′C′,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二、探究活动(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如果不成立请举个反例(画图说明)。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下列条件做一做.如果不成立请举个反例(画图说明)。①三角形一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②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30°和50°.③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4cm、6cm.可以发现按以上这些条件画出的三角形都(“能”或“不能”)保证一定全等.3.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吗?(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cm、4cm、6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作图方法:①先画一线段AB,使得AB=6cm,再分别以A、B为圆心,3cm、4cm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记作C,连结线段AC、BC,就可以得到三角形ABC,使得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6cm,AC=3cm,BC=4cm.把图画在下面:②以小组为单位,把所画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这些三角形是否都全等?2.特殊的三角形有这样的规律,要是任意画一个△ABC,根据前面作法,同样可以作出一个△A′B′C′,使A′B′=AB、A′C′=AC、B′C′=BC.将△A′B′C′剪下放到△ABC上,发现两三角形(“重合”或“不重合”).这反映了一个规律:(1)语言文字叙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或“”.(2)数学语言表述:在△ABC和△A′B′C′中,∵,∴△ABC≌△A′B′C′。用上面的规律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所以“SSS”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个依据.三、巩固练习:1、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结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分析]要证△ABD≌△ACD,可以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证明:因为D是BC的中点DCBA作图方法:1)画线段B′C′=BC;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AB、AC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3)连结线段A′B′,A′C′.D图7BFACE所以=在△ABD和△ACD中所以△ABD≌△ACD().2、如图所示,已知AB=AC,BD=CD,求证:△ABDACD≌△.四、能力提升: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已知:∠AOB求作:∠A′O′B′=AOB∠(阅读P8作法)作法:想一想为什么这样作出的∠A′O′B′和∠AOB是相等的?小结: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五、学习体会: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哪些疑惑?。六、课堂检测:1.如图:AB=CD,BC=DA,E、F是AC上两点,且AE=CF,DE=BF,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2.如图,在ΔABC与ΔDEF中,如果AB=DE,AC=DF,BE=CF,求证:ΔABCΔDEF≌.七、课外拓展:如图:已知AB=DC,AD=BC。求证:∠A=∠CDCBAADCDBDED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