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研究工作演讲稿书写人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得知在纪念党的**岁生日的大会上发言,我着实有些意外。既没想到会被评为先进,更没想到代表先进在大会上发言。对组织的关爱和鼓励,受宠若惊,又深感惭愧。构思如何写自己的先进事迹的时候,对于我这个所谓的“笔杆子”来讲,竟然不知如何着笔。回想这些年走过的路,除了多加了几个班,多熬了几个夜,感觉没什么可写的。况且“好要别人夸”,自己说自个的好,还真的有些为难。今天,我就厚着脸皮登台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书写人生》,借这个机会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我从事政务研究工作十年来的感受和感悟。咖啡虽苦,用心品味,余味无穷大家都认为,爬格子是份苦差事,这种苦我觉得象咖啡。咖啡虽苦,只要用心品味,余味无穷。咖啡中的咖啡因具有提神解乏与增加感觉力、思考力等功能,政务研究同样有助于提振学习的精气神、思考力。大家都知道“大圆小圆”的故事寓意:小圆的周长小,与未知领域的接触相应小些,因而感觉自己未知的东西少些;大圆与外界接触多,因而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些,进而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政务研究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建设各个领域。工作过程中,我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越是多写,越会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越会迸发出学习再学习、努力再努力的劲头。孤灯黄卷穿越的是文明之光,悬梁刺股传承的是精神力量。对爬格子的人而言,学习没有过去时,永远都是现在时。记得我刚进入政府研究室的头三年,感到自己的知识面太窄,知识储备太少,需要学习的太多,为了适应并胜任工作,每天呆在办公室的时间至少14个小时,不停地学,不断地写,几乎没有节假日和周末,一年点了三年的灯,三年睡了一年的觉。当时的工作状态可以形容为“一心一意、两眼发直、三餐不定、四肢乏力、五指摸黑”。第1页共4页经过几年的历练,练就了“不怕苦、怕不苦、苦不怕”的本领。因为不怕苦,我总是忘了时空、忘了家庭;因为怕不苦,我总是担心领导不交任务、不压担子;因为苦不怕,我总是一个夜班接一个夜班地冥思、苦想。印象最深的一次,有一年林区“两会”召开期间,区长临时决定两会结束后,接着召开政府全会。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全会讲话稿的任务,我在办公室连续作战三天两夜,思维持续高度集中,待任务完成歇下来时,人一放松,整个人象垮了一样,一动不想动。为了工作,难免对不起自己的身体、对不起自己的家庭。因为坐的时间久了,肩肘、腰椎、颈椎都出了问题;因为精神长期紧绷,一度神经衰弱。因为没时间照顾家庭,有时受苦受累又受气。尽管如此,但我没有怨言、没有动摇、没有退缩,因为我在不断的品味这杯苦咖啡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信心、收获了眼界、收获了肯定。石板虽硬,用力镌刻,绘就山河有人把写文稿比如成绣花,一字一句如同一针一线。我觉得文稿的起草更是个精雕细刻的活儿。政务研究拼的是硬功夫,有如艺术家刻石,只有使劲地钻、细致地磨、用心地雕、和美地镶,才能把心目中壮丽的山河镌刻在坚硬的石板上。每写一篇文稿,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勘探”,就是广泛勘察来自上面、下面以及虚拟和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做到情况明、底数清;第二个阶段是“采矿”,就是从纷繁复杂的素材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东西,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第三个阶段是“冶炼”,就是用成熟的思路和观点把择取的素材有机地勾连起来,形成一篇有质量的文稿,做到逻辑严密、观点新颖、内容充实、文字简约、表述平实。为文辅政,难在代人立言难对路、老话重提难出新、事非己为难写深。我原本是宏观经济研究领域的门外汉,大学读的是林学专业,不仅谈不上有多么深厚的文字功底、研究能力,在参加工作之前,我最讨厌语文特别是写作文,高考的时候语文还拖了后腿。只是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我歪打正着地走上了这条路。但我坚信再钝的镰刀也能磨出锋口,再硬的石头也能雕成第2页共4页艺术品。我注意把握厚积薄发的辩证关系,把每一篇文稿的起草都当作是一个再学习、再钻研、再提升的过程。特别注重在分析经济形势、研究政府工作规律上下功夫,尽最大的努力强基固本。同时,认真研究文稿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