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数学《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数学《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6~10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和“说一说”的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2、使学生通过上述实践活动,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加意识和合作意识,培育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教具、学具准备1、学生每人准备计算器1个,大米25粒。2、学生每4—5人分成一个小组,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练习簿100本,秒表1只,天平1架。3、老师准备卷尺1把,实物投影仪1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板书“100000000”,提问:这个数是多少?学生齐答后,老师在该数上方板书“一亿”。谈话:大家都已经会读、会写一亿这个数了。但你们知道“一亿”到底有多大吗?这节课就来开展几项活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让大家了解这“一亿”究竟有多大。(在“一亿”后面继续板书“有多大”)二、开展活动1、数一数。(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数100本练习簿的活动。(假如每组准备100本练习簿有困难,也可只准备10—20本,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地从1数到1000)小组内有1人使用秒表计时,其余人协助数练习簿和计时。(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数100本练习簿所用的大致时间,老师一一记录。最后用计算器算出全班各组数100本练习簿所用时间的平均数(为计算方便,得到的`秒数保留整十数),写在黑板上。(3)提问: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练习簿,大约要用多少秒?老师用投影仪出示教科书第106页上的表格,让学生共同推算,并将逐次推算的结果填在书上。(假如刚才求得的数100本练习簿所用秒数的平均数接近90,则用书上表格中的原数;假如出入较大,如“80”或“100”,则要将表格中前两栏的秒数改过来,并依此推算填人表内。)(4)探究。提问:数一亿本练习簿的秒数大约相当于多少年?你们能用计算器算一算吗?怎样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引导学生将推算出的秒数先转换成多少分,再转换成多少时,然后转换成多少天,最后转换成多少年。假如学生数100本练习簿所用的时间大约是90秒,则转换成多少天、多少年就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可以用“四舍五人”的方法将得数保留整数。假如学生数100本练习簿所用的时间大约是80秒或100秒,则转换成多少分、多少时也得不到整数的结果,也要将得数保留整数,书上的等号就要改成约等号。然后由各组沟通计算的最后结果,并沟通看了这一结果后有什么感想。让学生通过“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练习簿”大约要用3年的事实,在时间上来实际感受“一亿有多大”。2、“排一排”。(1)老师请出10个学生到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手拉手地站成一行(也可在教室内手拉手地分站两三行)。再请几个学生和老师一道量出这一行(要从左端学生的左手尖到右端学生的右手尖)的长度大约是多少米(取整米数)。(2)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大约有多少米长?(要求学生仿照上面的活动采推算并把逐次推算的结果填在书上。老师用投影仪出示在屏幕上。)(3)探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告诉学生:地球赤道全长是40000000米。要求学生用计算器算一算:当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在这项探究活动中,老师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假如刚才量得10个学生手拉手的总长度不是14米,则要将第106页图上的数据和第107页表格“米数”栏中前两个数据修改为实际数据,并让学生按实际数据进行推算。②假如学生所带的计算器的显示器上只能显示8个数位,则在用计算器计算时,要引导学生把被除数、除数的米数都转化成千米数。例如,10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是140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是140000000米,即是140000千米;地球赤道全长40000000米,即是40000千米。140000÷40000=3.5(圈)。由于学生对一位小数已有认识,可以将教科书上的约等号改成等号,商用一位小数表示,不必保留整数。然后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一结果有什么感想。让学生通过计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的事实,在长度上来实际感受“一亿有多大”。3、称一称。(1)以小组为单位,数出100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