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论后期墨家批判“坚白同异”的不彻底性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VIP免费

浅论后期墨家批判“坚白同异”的不彻底性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1页
1/6
浅论后期墨家批判“坚白同异”的不彻底性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2页
2/6
浅论后期墨家批判“坚白同异”的不彻底性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_第3页
3/6
浅论后期墨家批判“坚白同异”的不彻底性引言在浩繁卷帙的中国古文化里,后期墨家算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哲学亚种,虽然它没有在后来发扬光大,也已被众多研究者们归为诸子百家里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然而,后期墨家对于“坚白同异”的批判,既没有促就它完善逻辑学的体系,也没有摆脱汉文化一贯的调和主义。因此,这种批判注定是不彻底的。本文尝试从汉语言及话语权两个视角,剖析这种不彻底性的深层原因。关键词:墨家逻辑学哲学汉语言话语权正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如果有,“中国哲学中有没有逻辑学?”这两个问题或许才是研究中国“哲学”真正的症结所在。倘若中国既没有哲学,又没有逻辑学,那么之前的研究可谓徒劳无功,白忙一场。虽然在历史的诸多考证之下,证明“哲学”和“逻辑学”完全是西方舶来的概念,但这并不影响学者们利用思辨追根溯源,还原文明的原貌。纵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繁荣景象,没有哪一种西方文化能够同日而语。尽管华夏文化屡次遭受诸如“焚书坑儒”、《四库全书》“修书”等文化劫难,更有清末以来各种西方文明的冲击,使它在原本纷繁复杂的历史更替中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要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明之中理出头绪,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迷信一家之言,执着于某种成见。因此,对后期墨家的二次批判,是反观中国逻辑学的一条途径。鉴于此番工程之巨大,笔者仅选取汉语言及话语权两个视角作简要论述。一、对汉语言的批判。语言就是文明的载体。绝大多数研究者把精力集中在语言论战,而很少过问这种语言本身。“中文不适合逻辑”,这是流行于大众对汉语的简单评价。事实证明,古代三大逻辑学,只有古希腊的逻辑学进化成型,发育健全。剩余的古印度因明学,摆脱不了来自佛教的轮回思想,注定只是一种不能付诸实践的宗教式自圆其说。至于墨家的“逻辑学”,仍不能发展壮大,很大原因在于汉语本身。1.1汉语属于表意系统。“逻辑”究竟是先验存在的,还是人为规定的,至今仍无法定。长期以来,逻辑几乎等同于真理的代名词,即:“凡是讲究逻辑的必然是真理”,“凡是不符逻辑的皆为谬误”。直到近代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提出,才真正的重新评估了逻辑在真理演绎中的地位。哥德尔认为,即便是我们坚信的逻辑本身,也会存在漏洞。那么,对于一种本身存在争议的真理体系(逻辑本身),以及表意系统同样备受争议的汉语言,字符以什么为依据直接表征了大量的逻辑学概念?在没有引入其它符号进行辅助或指称的前提下,汉语如何孤立的在自足的语境中开启逻辑学的起源?汉语的逻辑学,间接成为了循环论证的典范。例如公孙龙对于“白马非马”之诡辩,利用的是汉语表意的不确定性,白指色非指马,以至于“石之坚不同于其白也”;“白”在汉语中不仅可指代颜色,也可以孤立的承担某种概念和意境。而在拉丁语和英语中,“白”的单词只有镶嵌在某种语境层次和位置时才有意义,这种语义的“非自动化”,避免了词汇被割裂成“白色属性”这种形而上概念。因此,汉语表意的“自动化”、“独立化”,往往造就了其不确定性,模糊性,歧义性,为诸多诡辩家提供了天然素材。1.2汉语不适合作为纯粹的逻辑语言。即便是以英语言说的西方哲学,都没有直接用英语描述和建构逻辑,而是引入了大量的数学符号并重新建立了一套“逻辑语言”,才将逻辑学发展得以体系化和客观化。简而言之,无论是后期墨家,还是之前的古人,显然对汉语过于自信,认为一切理论都可以被汉语摹状,殊不知这种研究方式永远只是在做文字游戏。但恰恰是这种饶舌的语言最有张力,它依仗着多半是虚张声势的调子,屡次在理论繁衍的大地上引吭高歌,而它类似玄学的基调秉承着一贯的似是而非和模棱两可,以至于长久以来,这些埋头钻研的学者们一直没有弄明白:用不确定性的语言描述不确定性的逻辑,仅仅是比做神学咒语显得客观一些的盲人摸象罢了。一旦涉及本体论,所有的论断都会变得毫无意义。二、从非儒学文化的失落到话语权的转移。胡适作为屈指可数的国学大师,同时精通汉语言和西方哲学,他试图在以墨家为代表的非儒学文化里,发掘出可以直接移植西方逻辑学等实证主义科学的土壤。但因为他更多背负的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论后期墨家批判“坚白同异”的不彻底性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