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停顿的双拥接力泰兴,一座有着光荣传统的城市。泰兴是革命老区,是红军游击区,名扬中外的“黄桥决战”、“苏中战役”发生在境内。泰兴儿女舍身忘死,前赴后继,支前支战,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篇章。泰兴,一座充满勃勃生机的城市。在这片血与火洗礼的热土上,军民携手同心,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鲜明特色的拥军优属、拥队爱民之路,用真诚和爱心奏出了双拥的时代强音——目前,泰兴连续4次蝉联江苏省双拥模范城。薪火相传,血脉相连。泰兴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子弟兵有着浓得化不开的军民鱼水深情,广大驻泰官兵对泰兴人民也饱含着亲人般的爱,军民共建的美丽之花,在泰兴大地上处处飘香,展开了一场永不停顿的双拥接力。情系国防:双拥氛围分外浓陶醉于过去的辉煌,辉煌必将暗淡失色。“我们要把争创省双拥模范城作为政治品牌和城市品牌,摆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进一步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强化责任,确保“江苏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争创成功。”泰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育林如是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各级党政军‘一把手’要对双拥工作负总责、亲自抓。”在泰兴市,这是一条“铁律”。泰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田之本说,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乡镇(街道)、村(居)都建立了双拥工作机构或服务组织,形成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站和志愿者服务队为主的“四位一体”双拥工作体系。泰兴市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级领导班子考核内容,与其他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各级党校、中小学校把国防教育列入培训内容,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军事日、少年军(警)校、庆“八一”座谈等活动,建设双拥宣传一条街,利用沿街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双拥宣传标语,引导广大军民把市场与战场、思富与思危、稳定与发展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结合起来,大力强化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标杆。该市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开设“国防在线”、“军营中的泰兴儿女”等栏目,创办全民国防教育网站,积极宣传双拥工作、国防教育活动成绩和经验。重点培植的10个双拥先进集体和10名双拥先进个人,受到泰州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表彰,两名退役士兵创业先进典型事迹被省民政厅汇编成书公开发行。以刚刚去世的老英雄刘绍安为原型摄制的电影《生死诺言》在全国上映。为让褒扬先烈、教育后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泰兴市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杨根思烈士陵园、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共江浙区泰兴独支纪念馆、杨春庙烈士祠等进行修缮维护,极大改善了国防教育基地的环境,清明、“七一”、“八一”期间,共接待军地各界人士近百万人次,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拥军优属:没有终点的接力“让入伍的同志能够光荣当兵、忠实履职,让军属生活无忧、安定工作。”谈到拥军优属开展情况时,泰兴市民政局局长、市双拥办公室主任张金堂说,为“服务退伍的”、“鼓舞在伍的”、“激励即将入伍的”,国家、省有关军人抚恤优待法规、规章和政策在泰兴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修改《泰兴市军人抚恤优待实施细则》,增加“发给烈士遗属烈士褒扬金”条款,修改“三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明确抚恤补助、优待金标准实行城乡一体化;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提高45%;将享受老年生活补助的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和享受定期生活补助的部分烈士子女纳入医疗救(补)助对象范围;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护理费、优待金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该市克服种种困难,接受全军第二例、全省首例军队退休植物人,得到民政部、省和军队表扬。为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去年该市下达重点优抚对象“小病补助”经费114.46万元,为重点优抚对象及时缴纳参合、参保费。推进重点优抚对象住院基本医疗费用同平台结算和“一站式”即时服务工作,从7月1日起,重点优抚对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