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石小学2016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校本研修管理与考核制度为了贯彻落实垫江县教委校本研修的有关精神,提高研修实效,使校本研修工作在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方面切实发挥作用,特制定以下研修管理和考核制度:一、校本研修的保障制度:(一)组织保障。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成立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校情分析,了解学校硬件设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分层开展培训。1、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组长:黄健(校长)副组长:黄勇(分管领导)、李红、杜向涛、马萍、盛国军管理员:高中华2、校级骨干培训者团队文科类:陈超英文科教研组组长理科类:石庆明理科教研组组长(二)学习保障。1、网络研修主要采取教师利用课后、课余、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个人参与线上学习为主,本人空堂时可在各办公室或微机室无上课班级时进行线上学习。线下实践应用采取分散全校统筹进行,具体安排根据上级相应要求同步落实。2、对于研修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在内部QQ群交流讨论或请求上级帮助解决。(三)制度保障。1、参培人员必须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和网络研修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网络研修和线下实践应用任务,培训结果与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和年度考核、教研业绩考核等挂钩凡未合格者或被上级通报影响学校考核的,一律按学校规章制度处理。2.计划总结制订管理到位,学校定期检查。(1)学校、工作坊、教师有年度计划、总结,做到切实、可行、有效。(2)学校研修计划特别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实施要求;工作坊根据学科要求,特别要有明确具体的研修主题及内容;教师研修计划特别要有明确、切实的专业发展目标。3.合理安排研修时间,全校性的研修活动每学期举行不少于1次,年级组(教研组)的团队研修活动每两周举行不少于1次,教师个人研修按各阶段规定的时间和任务完成。4、.建立严格的、适合本校实际的考勤、考核、奖惩等校本研修督查制度。定期检查教研组和教师的研修落实情况。二、校本研修的实施制度:1.基本模式:“自学—反思—实践”。不断创新,学习,实践。2.内容重点:“一德三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好培训工作,并做好活动记录。4.加强教研。校本研修指导小组要随时了解、帮助、检查、指导。5.加强团队协作,广泛开展“专题讲座、集体备课、案例研讨、教学诊断、课堂观摩、信息交流、成果展示”等研修活动,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6.按照“问题—计划—行动—观察—评价”的基本程序,开展行动研究,切实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7.勤于反思,并不断修正自身行为。8.加强理论学习。三、校本研修的评价制度:1.按要求完成各阶段任务,培训结束考评,合格由培训机构发证。2.严格按学校的校本研修评价体系(教师自评、小组互评、校长导评、指导组审评),做好参训的评价。3.按照考核评价要求逐级评价考核,参训学员培训结束,考核为合格可登记继续教育学分5分。四、校本研修的督查制度:1.考勤:学校、团队安排的集体研修活动严格执行考勤。2.考核:按学员和校级管理员考核量化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