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模式探讨(长沙卫生职业学院,长沙410100)摘要:现代社会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这也为高职类院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能够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德育教学,就必须强化德育网络课程建设,完善网络德育课程的载体建设,同时,还应该推进高素质的信息化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道德和发展建设。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德育工作0引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的发展,使得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素养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对高职院校的传统德育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怎样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底子比较薄、综合能力素质比较低的特点,结合高职类院校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信息化条件来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目前需要进行深入解决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文中就是针对此进行剖析,探讨信息化条件下的高职类院校德育工作的可行模式。1德育工作的信息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作为思想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除了在继续坚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前提下,还应该积极探索如何利用现代网络来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构筑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想素质教育教学的新模型。概括起来,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1.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德育授课效果现代教育已经不是一种封闭式的教育方式,而是一种面向外面精彩世界的学习学习模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具有涉及面非常广、新闻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担负道德教育的教师应该具有创作和收集各种多媒体信息的能力,如应广泛收集为我所用的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精心组织和利用,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出多门课程的PowerPoint课件,如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础、形式与政策、毛泽东思想等等,通过这些课件来完成德育教学。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添加各种实例,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奥运会开幕、近代中国国情的珍贵视频,甚至是学生所熟悉的一些身边事件,把这些实例跟书本上的有关知识相结合放到教学过程中,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发现,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具有信息量大、负担轻、效果佳的特点。1.2通过网络图书馆的浏览,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大学生上网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不过,据统计,我国大学生上网主要是进行游戏、聊天和看电影等网络娱乐活动。为此,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可以通过网络环境利用网络资源来查阅政策法规、新闻快讯、就业指导等有关内容,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通过浏览各种数字图书馆,如万方数据库、E-Book等网络资源,详细了解国内外相关科学领域的研究动态、成果和方法,并从中汲取精华,开拓自己的思路,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1.3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高职类院校的道德教育应该跟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紧密联系起来,明辨其中的是非,这也是德育教学的根本所在。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渐深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也随着浸入。对此,教育工作者只能通过加强思想和道德教育,特别是时政教育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组织学生定期浏览各种时事门户网站,教师要定期组织时事专题讲座来向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1.4针对各种社会问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当代学生对各种国家大事、新鲜事物和知识,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兴趣因势利导,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对各种热点时事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