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的发展困境及解决策略摘要: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军事理论自开设以来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一些发展困境,制约了课程作用的发挥。针对存在的问题,应从管理、教学和教师专业化等方面寻求解决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军事理论;高职院校;困境;解决策略军事理论课程,作为教育部和国防部明确要求高等院校开设的必修课程,其目标为“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1]。因此,此课程的开设具有重要意义。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课既有共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该课程自开设以来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学生学习态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困境,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针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原因,寻找解决措施,以更好地促进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工作的发挥。一、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程发展困境(一)管理层面高职院校,作为专科层次的地方高等院校,在当前高中毕业生持续减少的大背景下,普遍存在招生困难的现象。为了增强招生竞争力,各个高职院校往往加强专业技能类课程的教学,而军事理论等公共课程被认为和学生的就业关联度不高而受到忽视。一些院校没有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国防部的要求开设军事理论课程,教育部规定军事理论课程的课时为36课时,但一些院校仅开设十几个甚至几个课时。在如此短的课时内,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是很难保证的。此外,一些院校还存在着以新生军训代替军事理论课程的现象。军事理论课程作为一门学科,具有高度的理论性,而新生军训侧重于技能的培养,特别是现在新生军训基本上等同于队列训练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即使一些院校按照教育部规定开设了理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教学,但和其他课程比较起来,军事理论课仍处于边缘化地位,例如军事理论课程往往被安排在晚上进行,有的院校甚至将这门课程安排在周末,另外军事理论课课堂教学往往采取上百人的大班教学,甚至有的以讲座代替正常教学的形式来开设军事理论课。这严重削弱了这门课程的专业性和严肃性,也违背了正常的教学规律,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二)学生层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军事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一方面,按照我国的高考制度,高职院校的学生录取属于最后批次,学生的高考分数和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明显偏低,与此相对应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也偏低,因此,军事理论课的教学难度也较本科院校要大。另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收入低,生存压力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比较于本科院校学生也短,很快就面临着就业压力,因此,学生对和就业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重视程度较高,而对于军事理论课普遍忽视,往往抱着考试及格,60分万岁的态度,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作业敷衍了事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作为九零后的学生,还存在不关心国家大事、责任心不强、怕吃苦的现象,也影响了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另外,男女生对军事理论课的兴趣也有很大差别,男生对军事理论课的兴趣较浓,而女生基本上兴趣较低,在一些以女生为主的班级军事理论课的教学难度很大。(三)师资层面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在各方面都存在困境,严重制约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专业性问题。军事理论课程作为具有高度理论性和专业性的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具有深厚的军事理论知识。然而在当前各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的开设中,很少有教师具备这一条件,即使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规范的本科院校,情况也不容乐观。教育部规定军事理论课教学采取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专任教师这一问题上,除了前面提到的不具备军事理论学术背景以外,各个专任教师的学术背景也千差万别,有的是法律专业,有的是文学专业,甚至有的是数学专业,和军事理论教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