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音乐之都维也纳VIP免费

音乐之都维也纳_第1页
1/3
音乐之都维也纳_第2页
2/3
音乐之都维也纳_第3页
3/3
16、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简析: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4、能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教学重点:作者是从那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教学难点:知识难点: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原因。能力难点: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际操作来了解维也纳的有关资料,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思路: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学习,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在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围绕学科性问题,提出疑问;(2)收集、处理、整理信息;(3)小组交流;(4)反思、总结、评价学习结果和过程。学情分析:学生在预习这篇课文时,只要一看课题,就很容易的会产生出很多问题,问很多为什么。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激发,学生上网去寻找答案去自主探索的热情会高涨,这样,学生一方面在搜索中可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成就感,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教学准备:互联网准备、课前有关维也纳资料搜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音乐之都”就座落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之中,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在开始学习本文之初,我们有不少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把维也纳叫作音乐之都?这一堂课,我们一起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究。二、学生自主学习1、自学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将你读懂的内容设计成问题。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请学生当老师,向大家提问题,教师板书:媒体出示:(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3)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4)为什么把维也纳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三、通过网站,独立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1、根据上面问题再读课本,要求从书上找到答案。2、谁提的问题谁找人回答。3、指导体会重点,实施语文训练:A——①回答第一个问题,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②同学们发现第一句话与后面几个句子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放在自然段开头,突出要写的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③哪几个自然段也是这样写的?④你能谈谈你所理解的“摇篮”吗?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古典音乐的摇篮?⑤媒体出示:照样子,写句子: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少年宫是的摇篮。是的摇篮。是。⑥齐读。小结:这一节写了音乐大师在维也纳的创作生涯来体现了维也纳的确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B——①回答第二个问题:板书:用音乐装饰的城市。②网站出示:欣赏维也纳风光。③抓住“到处、就连……也”等引读课文。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欣赏到了维也纳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光。C——①回答第三个问题板书:离不开音乐②齐读课文。小结:维也纳人真的一天也离不开音乐。③你喜欢刚才我们学习的哪一节就读。总结:这里作者从三个方面来写了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仅仅如此吗?不!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创建于1869年的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四、布置作业:1、抄写本文生字并组词,完成钢笔字描红、习字册;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上一课时,我们初步领略了维也纳迷人的城市风光,感受到音乐之都的音乐魅力。同学们课后搜集了不少资料,增强了对维也纳的了解。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二、学习第五节1、默读第五自然段,用简洁的词语记下自己读某句或几句话之后的感受。2、交流、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歌剧院大(追问:哪些词句体现)——抓住数字读好相关的几句话。歌剧院金碧辉煌(追问二)作者连用四个“金色”体现金碧辉煌——练读历史悠久——1869年板书: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3、出示网站上的歌剧院,欣赏小结:国家歌剧院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音乐之都维也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