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麦哨》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六组教学主题: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计者:四语教研组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识字与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2、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2.教材分析《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季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3.学情分析从这一单元的学习来看,学生对乡村生活有了更深地了解与体会,就我们班的学生来看,好多学生其实就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所以对农村的生活还是非常有切身感受的。只是麦哨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早已经远离了现在孩子的生活范围,和孩子的玩具搭不上边,别说没见过,有的孩子也许跟本没有听说过。只是课文中的美景应该还是学生所期盼的。虽然除了对于“吹麦哨”不了解,对于“绣花肚兜彩头巾”、“拔草”、“吃茅针”也是充满陌生感的。对于这样鲜活的题材,在课堂上带给学生的不仅有知识,更有新鲜,有兴趣。学习目标1.85%的学生能够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说出不理解词语的意思。2.通过自读、配乐读、同桌互读等朗读形式,学生能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9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多数学生能够自主摘记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3.品读课文,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学生通过查字典,能正确读准生字,理解词语。评价任务二:学生能够读懂课文,把握主要内容,能发现乡村的美。评价任务三:学生通过与文本人物的对话交流,向往和喜欢田园生活。教学过程学习环节学习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活动1直观导入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环节二初读课文活动2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2、四人小组自行组织读词语。互读,指名读,齐读词语。【评价目标一】环节三感悟文章活动3四人小组的同学轮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互读,指名读,分小节读文【评价目标一】活动41、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2、“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3、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1、学生交流读后感受。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的理解。【评价目标二】环节四拓展提升活动5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各小组派代表说一说。【评价目标三】附:板书设计24麦哨欢快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