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写2015江苏卷高考作文“智慧”猪宝宝的毛巾著名作家祁智猪宝宝一家,明天要到小兔子家吃饭。猪宝宝和小兔子是同学。巧了,猪宝宝的爸爸和小兔子的爸爸也是同学。“我们在家先吃饱,到我同学家就可以少吃一点。”猪爸爸很爱面子,“我们饭量大,放开吃名声不好。”“小兔子告诉我,他们家准备了新鲜的胡萝卜。”猪宝宝说。“多吗?”猪爸爸赶紧问。猪宝宝站起来,前蹄尽量向两边伸展:“有——这么多!”他的怀里,好像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的箩筐。第二天,猪妈妈准备了几盆新鲜的山芋。猪宝宝一家吃得饱饱的,去小兔子家作客。“再好吃的东西,也不会让我们馋了。”猪爸爸放心地想。他又对猪妈妈说:“如果……你要记得提醒我。”猪妈妈点点头。她知道,猪爸爸有时候不会控制自己。小兔子家为接待猪宝宝家,做了精心准备。他们在空地上搭起了棚顶,在棚顶下摆着一条长桌,在桌上放着一摞摞胡萝卜。胡萝卜真新鲜,每一根都有绿油油的缨子。“早晨刚从地里拔出来的。”兔爸爸热情地说。猪爸爸的眼睛盯着胡萝卜,口水止不住流出嘴角。猪妈妈向他使了一个眼色。他急忙垂下大耳朵,挡住嘴角。兔妈妈热情地说:“这是新鲜品种,汁多,咬一口甜到心里去。”猪爸爸瞪大眼睛,恨不得马上钻进胡萝卜堆里。猪妈妈也忘记提醒了,一根根胡萝卜好像飞了起来。他们的嘴巴,已经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猪宝宝很为爸爸妈妈担心。他无论怎么使眼色,爸爸妈妈也不看他。小兔子一家开心地笑了。他们准备的胡萝卜,看来很对猪宝宝家的胃口。至于猪一家流口水和“吧嗒”,他们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我忘记了一件事。”猪宝宝突然说。他说着就跑了。他趟过一条河,穿过一片树林,爬过一道坡,越过一大块农田。猪宝宝跑到家了。他拿了一小二大三块毛巾,又抽了几根绳子,然后跑出门。他越过一大块农田,爬过一道坡,穿过一片树林,趟过一条河。猪宝宝从来没有这么快跑过,但他还是催促自己快一点。猪宝宝赶到小兔子家的时候,正好开饭。他给爸爸一条毛巾,给妈妈一条毛巾,然后把那一块小毛巾,系在鼻子下面,正好挡住嘴巴。“呵呵。”猪爸爸和猪妈妈一看就明白了,脸像胡萝卜一样红。小兔子眨眨眼睛,也找来三块毛巾。兔爸爸一块,兔妈妈一块,他一块。父亲的智慧南京市作协副主席申赋渔许结先生只有小学学历,却成为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博导、中国辞赋学研究的顶尖学者。有人曾问起他的传奇经历,他说:“因为我的父亲。”许结的父亲,是我所知道的最有智慧的一位父亲。许结刚出生几个月,父亲被打成“右派”,被送到大连山劳教。一次,开山爆炸后,滚落的山石砸断了父亲的左腿。父亲说:“腿断了,倒欢喜起来。因为让我去看小卖部了,不用去抬石头,我就想,恐怕能够看到家人了。”父亲1960年回来时,母亲已经去世。母亲走的时候,许结才3岁。此后,许结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没有工作,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就教他们吟诗、写诗,好像生活的困苦被诗稀释了,想不到了,就高兴了。“那个时候,一家人一天的菜金才两角钱,可是父亲还是做出一个决定:谁要是背出一首诗,就给1分钱,到公园路买一块‘小白兔’糖。家里什么书也没有,只能背《毛主席诗词》。父亲就用它教我们平平仄仄。”老屋前面,有一棵枣树。甜甜的枣子比糖还诱人呢。枣子红红地熟了,邻居挥着长长的竹竿,打落了一地。许多孩子都来捡,许结也去。父亲喊了他回来:“树不是你栽的。”一粒枣子蹦在了窗台上,父亲拿了它,放到树下。“君子固穷,不劳动者不得食。”因为这件事,许结记住了父亲这句话。也就是这样一件件小事,让许结渐渐长大。13岁时,许结刚刚小学毕业,就随父亲下放到安徽桐城的老家。有一次,父亲让许结写一封信。他拿了笔,手却抖起来,久不写字,已经不知从何下手了。这让父亲很生气,很伤心。许结跑到几十里外的县城,买了笔墨。包盐包糖的纸是许结的宝贝。那是《资治通鉴》、《史记》上撕下来的散页。许结细细地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读完了,再练字。看他这样,父亲的脸上就又露出满意的笑容。1978年,63岁的父亲“右派”帽子被摘了。他给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写了一封信,谈南京大学的改革,谈教育的实质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