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性研究广州市番禺区水濂小学陈学军【内容摘要】正确认识学生数学素养教育的价值,小学数学素养的提高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及造就学生关于生活数学的基本能力即把数学知道应用在生活数学的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如何加强学生生活数学的意识与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素养进行论述。【关键词】素养教育提高有效性学生数学素养教育是学校正规教育体制建立的客观需要。学生作为学习主人,是课堂学习活动中心和直接受益者与责任者,在当前课改的情况下如何把握机遇,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竞争,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一个数学能力强,自主意识过硬的学生是班级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为了建立良好的个人数学素养与及良好的数学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素养教育活动。一、学生关于阅读文本。(一)会读例题,例题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它给我们点明思路,读例题要明确“读什么”,“怎样读”等内容。1.读懂“复习题”许多例题都配有课前复习题。学习中我们要明确复习题的作用,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准备。类推新知识,如当新知识与旧知识比较接近时,我们可以用旧知识类推出新知识,如复习题是:“小学三年级有学生56名,四年级学生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一共有学生多少名?”复习题是已学的已知一个数及两数倍数关系求两数和的问题,并在复习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条件,改变其问题成复合应用题。这样使我们看到新学习的三步应用题与已学的两步题之间的联系,并能用推理的方法去掌握。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后总结。有的例题需要通过直观比较,让我们加深认识,从而归纳出结论。例题前常常安排了一些实例做复习题,学习时我们要通过对实例的细致观察、比较,总结出规律。如在教学找数列的规律时,例题是这样的47101316()(),这时并不是要学生急于填空,而是让其观察,作前后数字变化的对比,然后由学生理解总结。3.找准思维联系点要抓住例题的思考方法与过去学习的旧知识的思考方法的区别,从复习题中回顾,从旧知识中找准学习新知识的思维转折。在数学学习中,有许多知识都是密切联系的,如果能利用已学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那么我们学起来就会感到学的新知识并不难。(二)会读懂题目的隐性问题课本中的旁注是例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想”是解题的主要思路。它们的作用是提醒注意、突出关键、指明方向等,是我们锻炼思维,提高自学能力的好材料。1.找出算理。如果旁注中没有算理,我们就从中挖掘算理,追根求源,从而紧紧抓住算理的关键,有利于学生的下一步的学习。2.找关键词。如:第七册例l:153+79=153+()一l=172想:把79看作80,因为加80就多加了1,所以要再减去l。例2:153-79=153-()+l=172想:把79看作80,因为加80就多加了1,所以要减去1,框起来的部分比较难理解.是解题的关键,要加以思考为什么例1要减1,例2要加1,突出了想的重要性。除了以上两种方法之外,我们还要掌握学习例题的步骤,如解答应用题的时候,一般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l)弄清题意。(2)分析题中数量关系。(3)列出式子,(4)检查写出答案。二、学生准确的数学语言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的表达与思维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简明、准确、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建立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活动的幕础上。离开了这些思维活动,就难以形成叙述流畅、说理严密的语言。同时在条理清楚、有根有据的语言叙述中,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和升华,为此学好数学语言,能为解题扫清一切障碍。(一)数量关系题中的语言训练口述应用题题意的语言训练,一是要说明应用题讲的事情;二是要说出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三是要说出题目排句话的含义;四是要说题的关键词语或难懂、陌生词语的意思。口述应用题一般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由于学生认字不多,所以很多都是图文结合,并且字体稍少,这时候就要让学生根据图意说说这图画的表示意思,并注意关键的数量词。(二)概念题中的训练语言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及对有关感性材料的认识、分析、抽象、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