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指导纲要》数学方面节选(2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数学领域一、含义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构建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二、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小班数学一、年龄特点幼儿行为目的性比较差,思维属于直接行动思维。 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对物体的感知、操作活动来进行的。活动的目的性、顺序性、细致性、有意性均相对较差。二、教育内容和要求1、提供丰富的材料与环境,是幼儿感知、操作所能接触到的事物。 2、支持鼓舞幼儿发现环境中图形的相似之处,进行初步而简单的求同和分类活动。 3、提供丰富的材料与环境,使幼儿通过感知操作比较 2-3 个物体间常见的量(如:大小、长短、薄厚等)差别。 4、提供成双成对的物体,帮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体验物体的对应关系。 5、在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中,利用环境和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用对应的方法体会物体数量的多与少(4 个物体) 6、提供丰富的材料与环境,使幼儿通过感知、操作进行比较、排序等数学认知活动。 7、利用各种机会,支持鼓舞幼儿点数 5 个以内的物体,初步感知理解 5 个以内物体的量 8、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体验“1”和“许多”及他们的关系。 9、通过与事物的相互作用,引导幼儿感知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10、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的让幼儿感知、认识白天、黑夜、早晨、晚上。 11、在生活和有游戏中引导幼儿正确辨别上、下等方位,运用表示空间的语言。(在……下面) 12、引导幼儿使用简单的数学词汇的语言:如有关多少的词“一样多”、“少”、“许多”、“1 个”等。 中班数学一、年龄特点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 主要是通过感知觉以及各种操作活动认识周围世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虽然是直接、简单和表面化的,单他们对事物的操作感知活动是其积累认知经验的重要方式。这些经验的的获得为幼儿今后进一步理解周围事物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二、教学内容和要求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鼓舞幼儿尝试学习按一个维度对常见事物进行分类,并进行计数。 2、引导幼儿在较多的机会中接触物体粗细、高矮、厚薄、轻重等常见量,感知其特征进行分类。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尝试学习对 5-10 个物体按量的差异进行排序,初步了解序列的规律。 4、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