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小学生作文的心理障碍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畏惧心理、被动心理、自卑心理、厌倦心理、逆反心理等心理障碍。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把握学生作文的心理状态,通过适当的指导,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就能因势利导,水到渠成。(一)多观察,强化口头表达能力。小学生往往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或直接接触的生活,感受特别深刻。教师要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体验生活,在应用中激活积累,让小学生较容易地寻找到作文的源泉。让学生从小处着手,养成热爱生活、用心观察的好习惯。如让学生写“校园一角”。学生虽然天天到学校上课,但可能平时不注意,没有留心观察学校。这是,教师可带学生到校园里到处走走、到处看看、到处摸摸,启发他门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顺序的说出来、写下来。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对校园有真切形象的感知,思维也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这种观察后的回忆,能较深刻地储存在头脑中。让学生关注社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训练学生讲真话、写实话,大胆发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想。教师可在每星期抽出一节晨会课的时间,组织一个“每周见闻”或“信息交流”之类的活动,让学生收集每星期他们从电视、广播、报刊上得来的所见、所闻、所感,上台交流自己的切身体验后,以“小卡片”的方式把他们记录下来。这样,就不怕文章的材料没着落了。(二)多练笔,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作文靠的是积累,而积累则需要平时的多多练笔。教师应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创设一些条件,让学生多动动笔。例如,可在班中开展“每日一句”、“每周一记”、“每月一篇”的活动。让学生每天都用一句话,记下今天所发生的一件最值得一提的事。每周在所记下的“一句话”事件中,选出自己觉得最有体会的一件事,写成一篇周记。而每个月,教师都可以组织一个“作文成果发表会”,让每个同学在自己每月所写的4篇文章中挑出最好的来交流,评选出最好的称为“每月一篇”。从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多出了许多机会练习写作、帮助学生积累了体验,而且他们能够从中找到自信、得到满足。(三)多指导,让作文修改在品悟中提高。小学生写作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他们心里有很多想法、很多感慨想要表达,可是他们不知到应该怎样表达,正确的说,他们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句来表达,所以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常常颠三倒四、语句不通而不自知。教师可在作文课上,声情并茂地朗读一段用词准确,行文优美的名家之作,先以多种形式,让学生来模仿读,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欣赏能力,再模仿写一篇文章。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谴词造句,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学底蕴。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形成具有较多复杂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从多方面着手,才能有效地帮助小学生正确克服作文心理障碍,逐步培养其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