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孟子︾1理解背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3)《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4)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耳。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妻妾之奉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5)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6)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7)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8)人的本心是什么?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义不义舍生取义2找出出自文中的2个成语,并解释。舍生取义:现指为维护正义而牺牲生命。嗟来之食:比喻带有侮辱性的施舍。鱼熊掌舍鱼取熊掌类比比喻义舍生取义生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中心论点。A生、欲不为苟得甚于生死、恶不避祸患甚于死欲何不为莫甚于生恶何不用莫甚于死正反从正反两面分析论证B义重于生生重于义非独—皆有—勿丧(层进)C第一部分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义”重于生命。第二部分举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命,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行道之人、乞人正反不辩礼义受万钟弗受、不屑举例有本心失本心(重义)(重生)具体说明文中用到的的4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孟子在本文中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它告诫我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高尚的追求与信仰,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会,造福未来。2小结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2、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4、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你能说出印证舍生取义这个观点的一些名言吗请你为本文的论点“舍生取义”补充几个事实论据。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2文天祥宁死不降元,慷慨就义3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4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讨论“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拓展延伸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