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_第1页
1/33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_第2页
2/33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_第3页
3/33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16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题型:填空题(每空 1 分)、名词解释、简答题(共 3 个,28 分)、计算题(10 分)、画图(共 18 分)综合分析题(共 16 分)第一章 城市与城镇化城市: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为特征的聚落各国对现代城镇的定义都包括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产业构成: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人口数量:一般集聚更多的人口职能: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古代城市的进展(know)巴比伦城:矩形,筑有两重墙,间隔 12m,四周城墙又高又厚城墙外有很深的壕沟,有明显防备目的罗马营寨城(画图):提姆加得;成为欧洲城市的进展基础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通向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交点附近为 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新帕尔玛城:文琴佐·斯卡莫奇;完全从防备要求出发的平面模式城市化(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城市化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① 人口职业的转变: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② 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进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③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居住形式由低密度转变为集中成片密度较高的形式;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城市拥有比较集中的用地和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市化进展阶段规律及 S 型曲线(诺瑟姆曲线,画图或简答)①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30%左右。②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 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因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 60%或以上。(中国阶段)③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中工业的进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中国城镇化道路(know)19 世纪后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