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课件Contents目录•马铃薯病虫害概述•马铃薯病虫害识别•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方法•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马铃薯病虫害防治展望马铃薯病虫害概述01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块茎,导致叶片出现黄褐色坏死病斑,块茎腐烂。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环腐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病斑。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维管束,造成植株萎蔫和枯黄。030201常见马铃薯病虫害类型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瓢虫马铃薯蚜虫常见马铃薯病虫害类型01020304由细菌引起,主要危害块茎,导致内部软腐和外部出现黑色斑点。由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花斑、皱缩、畸形等症状。一种害虫,以叶片为食,造成叶片缺刻和孔洞。吸食叶片汁液,使叶片卷曲、皱缩,影响光合作用。病虫害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阻、产量下降。降低产量病虫害会导致马铃薯品质变差,如外观不整、内部组织结构受破坏等。品质下降病虫害会传播其他疾病,如病毒病等,进一步加重对马铃薯的危害。传播疾病马铃薯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防治病虫害可以减少农药残留,确保马铃薯的食用安全。保障食品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轻病虫害对马铃薯的危害,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产量和品质防治病虫害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维护。维护生态平衡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马铃薯病虫害识别02马铃薯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边缘颜色深,中间浅,有同心轮纹。马铃薯早疫病是由半知菌亚门早疫病属的真菌引起的,通常在马铃薯生长早期发病。病斑通常出现在叶片上,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颜色为褐色或深褐色,边缘颜色深,中间颜色浅。病斑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并可能伴有褪绿晕圈。在湿度较高时,病斑上会产生黑色霉层。马铃薯早疫病识别VS马铃薯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绿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周围有淡绿色晕圈。马铃薯晚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疫霉属的真菌引起的,通常在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发病。病斑最初为水渍状绿色或黄褐色病斑,出现在叶片上,并逐渐扩大变为褐色。病斑边缘颜色深,无明显的边缘,但周围有淡绿色晕圈。在湿度较高时,病斑上会产生白色霉层。马铃薯晚疫病识别马铃薯植株矮小,茎秆变黑,叶片萎蔫,块茎内部变黑腐烂。马铃薯黑胫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马铃薯的茎秆和块茎。病株通常表现为矮小,茎秆变黑,叶片萎蔫。块茎受害时,内部变黑腐烂,并伴有特殊的臭味。在湿度较高时,茎秆和块茎上会产生粘滑的细菌菌脓。马铃薯黑胫病识别马铃薯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片皱缩、出现坏死斑点或条纹。马铃薯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蚜虫传播。病株表现为矮小、生长缓慢、叶片皱缩。在叶片上可能出现坏死斑点或条纹。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畸形、卷曲、变色等现象也会出现。在严重的情况下,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严重影响。马铃薯病毒病识别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方法03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对常见病虫害具有较强抗性的马铃薯品种,提高抗病能力。轮作换茬通过合理安排作物轮作,避免马铃薯连作,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除草,保持田块整洁,提高植株健康水平。农业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天敌利用保护和利用马铃薯害虫的天敌,如瓢虫、寄生蜂等,以控制害虫数量。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农业生态调控通过改善农田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科学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应定期更换药剂种类,以降低害虫抗药性。药剂轮换使用利用现代施药技术,如无人机、地面喷雾机等,提高施药效率和防治效果。精准施药化学防治方法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04叶片上出现褐色或黑色斑点,边缘呈深褐色,中心灰白色,有同心轮纹。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马铃薯的抗病能力。在发病初期,可喷洒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等药剂进行防治。早疫病防治案例分析防治方法症状识别症状识别叶片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边缘不明显,在空气湿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