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3年浙江中考第一轮复习5.小石潭记1.重点词语解释(1)伐.竹取.道砍伐;开辟(2)水尤.清冽格外(3)为坻.,为屿.水中高地;小岛(4)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5)俶尔..远逝忽然(6)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7)不可久居.停留2.一词多义(1)清水尤清冽清澈以其境过清凄清(2)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隶而从者跟随,随从(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明灭可见能够,可以3.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2)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喜欢(3)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4)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5)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4.特殊句式(1)全石以为底倒装句,省略句,即“(潭)以全石为底”(2)斗折蛇行省略句,即“(溪身)斗折蛇行”(3)乃记之而去省略句,即“(我)乃记之而去”1.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祖籍山西河东郡(今山西省芮城、运城一带),人称“柳河东”。晚年被贬柳州,亦称“柳柳州”。本文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下的具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2.关键句子翻译(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珮、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译文: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在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文:四面被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3.文章中心概括作者运用移步换景、定点观察的方法,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重渲染它的寂寥、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情感。4.写作特色全文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作品中写鱼,既写了鱼的悠然自得,也写了作者的喜悦心情;写溪水和溪岸,通过“斗折蛇行”“犬牙差互”的比喻,“明灭可见”的描写,以动静相融的笔法,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溪身和溪流的特点。再如,写坐在潭边的感受,写出了一个极清幽冷寂的环境,和作者不幸遭遇的心境交融,使景物和人物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