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高考典题回顾例1(2010·江苏卷)为了防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对欧元产生负面影响,2010年5月10日,欧盟各成员国达成协议拿出7500亿欧元救市。受此消息影响,全球汇市和股市立即出现反弹。这表明()A.欧盟是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B.一国经济发展必然影响他国经济发展C.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D.跨国公司促进资本在国际间快速流动答案:C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准确提炼材料信息和迁移知识的能力。解答时注意提取材料信息“防止”“对欧元产生负面影响”“各成员国达成协议”以及引起“汇市和股市”“反弹”,由此迁移知识在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A、B两项表述错误,D项材料不体现。例2(2010·浙江卷)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答案:A解析:本题为计算题,计算后归纳分析。解答本题时注意题干要求“从投资的角度看”,投资要求回报,通过计算可知乙国年利率最高,但一年后货币贬值2%,实际收益不如在甲国投资。例3(2010·全国卷Ⅰ)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困难,主要表现为外部需求下降、出口贸易不畅,经济增速放缓、失业增加,通货膨胀预期正逐步形成等。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①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盈利水平②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加快重点产业发展③提高出口退税率,鼓励企业出口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扩大积累基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我国当前出现经济困难的原因是外部需求下降,出口不畅,因此采取③的措施有利于刺激出口,采取②的措施有利于提升经济竞争力。故选C。例4(2010·四川卷)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拉动力量之一。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世界排名第二,出口总额世界第一。2009年上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出口贸易下降32%,我国下降21.8%,我国占全球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2%提高到9.4%。这说明()①外贸的发展使我国充分利用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②在经济全球化中我国经济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③外贸长期顺差损害了我国自力更生和国际收支平衡能力④我国稳定和恢复出口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复苏有重要意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等知识点,考查考生的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长期贸易顺差不利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但不会损害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③说法错误,①②④从不同角度认识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都合题意,应选。例5(2010·全国卷Ⅰ)2007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为254亿美元,2008年跃升至500亿美元,2009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仍达到460亿美元。中国海外并购活跃说明()A.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效果显著B.中国海外投资成为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C.海外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D.海外投资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中国海外并购活跃说明了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效果显著。选A。例6(2010·上海卷)河北钢铁集团以19亿元人民币收购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80%股权,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18亿美元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收购”、“海外并购”的直接结果是()A.产品质量的提升B.企业资产的重组C.市场供求的平衡D.产业布局的调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经营和对外开放“走出去”知识的理解和阅读材料理解、提炼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题干要求“直接结果”,A、C、D三项虽然通过“收购”“海外并购”可以逐步实现,但不符合“直接结果”要求,故排除。例7(2010·重庆卷)在过去150年间,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排放了全球70%以上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正在造成海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