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培育研究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都在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农业特色小镇成为一种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探索。其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发展优质农业、探索三产融合、促进乡村全面繁荣。通过理清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培育的内外生影响因素,进而剖析其培育和发展的支撑体系,以期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高质量发展。关键词: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培育;影响因素一、引言中国农业大省,特色农业资源虽多,但缺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有些乡村景观虽美,但仍然贫穷落后。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最大限度地挖掘特色农业资源潜力,释放乡村经济活力,强化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激发就地创新创业,让田园变公园,进而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因此,建设集农业、生态、休闲、旅游、消费等一体的绿色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对提高我国乡村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特色小镇是国内研究热点问题,但多数相关学术研究侧重于对工业型、科技型、旅游型、金融型、体育型、历史文化型等特色小镇的论述,而关于农业型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则相对较少。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因此特色小镇的发展不能完全脱离农业农村,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乡村,迫切需要发展众多的生态农业特色小镇。较早专门介绍农业特色小镇起源于2006年,阐述了XX县区九龙镇建设农业特色小镇的状况[1]。对农业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则集中于20XX年至今,徐萍(20XX)归纳了农业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并基于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产业特色、区位交通、文化底蕴等元素,提出了浙江建设农业特色小镇的策略[2]。郝华勇(20XX)提出农业型特色小镇有利于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3]。吴奶金(20XX)描述了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理念与内容体系和建设原则及步骤[4]。徐松等(20XX)认为农业型特色小镇就是立足农业主题,发挥各地的资源禀赋,运用现代产业理念,打造大农业的产业形态[5]。杨梅等(20XX)从立足农业、第1页共7页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等归纳了建设农业特色小镇的途径[6]。张新民(20XX)总结了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形态和主要特点,提出了其发展中的问题及规划建议[7]。李浩然(20XX)将农业特色小镇分为旅游主导型、科研主导型、加工服务主导型[8]。李冬梅等(20XX)认为农业特色小镇是以农业为核心和纽带,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多功能集聚区和多功能平台[9]。余茜等(20XX)通过具体案例,比较了两类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异同,并分析原因及提出策略[10]。综上,学者们对农业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国外经验、形成机理、案例剖析、建设策略等方面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由上可知,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融入了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智慧农业、休闲养生、田园体验等领域,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空间载体,已成为当今我国实践领域和理论界共同探索的热点问题,但仍有很多问题仍需探讨解决,如,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特征是什么。影响其培育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支撑其有效的培育与发展。二、生态农业特色小镇的现状特征20XX年和20XX年,国家住建部等部门联合评选出首批127个和第二批276个全国特色小镇,其中以农业发展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两批次分别占比为22.8%和30.8%[11],可见,农业特色小镇为我国特色小镇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并已经形成了一批农业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例如,以大米为特色产业的黑龙江XX市渤海镇,以高效农业为主导产业的陕西杨陵五泉镇,以黄牛产业为特色的XX省XX市舍伯吐镇,以中药材为特色产业的宁夏固原市泾河源镇,以湘莲产业为特色湖南XX市花石镇,以葡萄为特色产业的甘肃XX县区清源镇,以小龙虾产业为特色的湖北XX县区熊口镇。通过对我国生态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归纳,可总结其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农业特色小镇以农林牧渔业为特色产业。特色农业产业是农业小镇的灵魂、特色的彰显关键靠产业支撑。生态农业型特色小镇就是在维护生态环境系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立足特色农业产业,为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宜居宜游家园而形成的空间载体。第2页共7页(...